轉載過來的
$ICP ICP技術點與目前主流公鏈技術的差異:
$ICP 1、反向Gas,將改變用戶付Gas的付費模式,讓開發者預先燒ICP換取計算燃料,然後用戶可以免費使用。
$延續了Web2成熟的免費+增值服務商業模式,包括YouTube、Spotify、Notion等在內的開發者承擔基礎設施運維成本,然後再通過訂閱或增值服務賺回來。
問題來了,開發者憑啥燒錢養用戶?恐怕ICP長期生態低迷也是這個原因,但Caffeine這種產品的出現可能是個轉機點,Vibe coding的模式大幅降低了開發和運維成本,加上x402帶來的消費讓“燒錢養用戶”變得可行。
2、Chain-Key技術,通過閾值簽名協議,可以直接生成ECDSA簽名,原生持有BTC、ETH、SOL等任意鏈的資產,不需要任何橋或Wrapped版本。換句話說,其他公鏈多年來靠跨鏈橋和Wrapped封裝實現的多鏈互通方案,以及要承擔的黑客攻擊和流動性分散等代價,到了ICP這裡不成問題了。同理,其內置的免費預言機也類似。
問題又來了,如果跨鏈方案能從密碼學層直接被解決,那多年來市場累積的DeFi樂高大樓的意義何在?我認為不衝突,ICP只是提供了一個更底層的解決方案,還需要生態的崛起來驗證技術的價值,並不能否認我們在DeFi世界已有的沉澱。
3、大容量鏈上存儲,ICP的智能合約可以存儲52GB數據,成本1GB/年約5美元,這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