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說實話?我在這裏發布的每一件事現在都經過人工智能處理。就像我給家人們發短信一樣,老實說。社交媒體爲什麼會有所不同呢?這種轉變已經在發生,無法回頭。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tokenomics_truthervip:
我們都被演算法餵養了,早就沒有真正的「自己」了
查看更多
ETF領域目前正在發生有趣的變化。盡管比特幣和以太坊ETF持續出現資金流出,新上線的Solana和瑞波幣ETF每天都在吸引新資本。
我們是否在觀察機構資金流入替代加密產品?時機似乎是故意安排的——老牌玩家失去動力,而新進入者獲得了動能。這可能是更廣泛的替代季節之前的早期布局,或者只是機構在超越通常的嫌疑人進行多樣化。
當你查看流動模式時,對比非常明顯。
BTC-1.81%
ETH-0.73%
SOL-2.07%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not_your_keysvip:
呃這波換賽道確實有意思...大機構是真的在玩心跳啊 bt和eth出血sol和xrp吸血 看起來不是巧合吧
查看更多
這個領域發展速度真的很驚人。Quack Heads 的地板價現在穩在 4.5 $SOL ——就在 48 小時前,這些相同的 NFT 幾乎要碰到 6 SOL。這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經是相當明顯的下跌了。
我觀察這個項目的社群有一陣子了,老實說?整體氛圍真的不錯。我不是要過度吹捧,但人們的參與度確實有點與眾不同。有時候你就是能感覺到,這群人是真的在努力建設,而不只是單純炒作。
SOL-2.07%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冷钱包守护者vip:
48小時跌這麼多,感覺有人在砸盤啊
查看更多
美聯儲理事會成員Miran釋出新信號——暗示利率有可能下調25個基點。中央銀行可能會繼續在貨幣政策上採取寬鬆措施。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TokenToastervip:
25個基點?哈,這就開始放水了唄
查看更多
下週一看起來很有看頭——11月24日UTC下午2點會有一場AMA。主題是什麼?Sui生態系中的鏈上忠誠度計畫。
你對鏈上忠誠機制實際如何運作感到好奇嗎?或者這對Sui生態成長會帶來什麼影響?也許值得關注一下。
如果你對這類深度探討感興趣,記得把時間標記下來。說不定能獲得一些關於未來走向的好見解。
SUI-6.19%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AirdropJunkievip:
ngl sui的忠誠度機制聽起來還行,得看這次ama能吐出啥真東西
查看更多
最近體驗了個全鏈借貸協議,感覺挺有意思。
這個去中心化借貸平台打通了好幾條主流公鏈,資產可以在不同鏈之間自由流轉,不再被鎖死在單一網路裏。操作邏輯很清晰:存入資產獲取收益,或者通過超額抵押借出需要的幣種。
最讓人安心的是全程非托管設計。私鑰始終在自己手裏,不用把資產交給第三方保管。對於習慣了中心化平台的用戶來說,這種自主掌控感確實不一樣。
跨鏈流動性這塊做得還算流暢,多鏈部署讓資金配置更靈活。如果你平時有DeFi借貸需求,又比較在意資產安全性,可以研究看看。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不明觉厉老张vip:
跨鏈借貸這塊確實舒服,自管私鑰就是爽
查看更多
重大動作正在醞釀中:阿聯酋剛剛宣布計劃向加拿大投入高達$50 億美元。這項投資框架瞄準三大關鍵領域——人工智慧、能源基礎設施以及礦業運營。
這有什麼重要意義?能源和礦業是許多區塊鏈運營的支柱。像這樣的大規模投資可能會重塑基礎設施的可用性和成本,尤其是在加密貨幣挖礦因其他地區監管變動而尋找新家園的地區。
人工智慧這一塊同樣值得關注。隨著機器學習與交易演算法和區塊鏈分析的深度整合,主權財富基金在AI樞紐布局,可能預示著下一波創新資金流向何處。
加拿大一直致力於成為一個對加密貨幣友好的司法管轄區,並擁有相對穩定的能源成本。這筆資本注入可能會加速這一定位——或者至少為需要大量電力的運營提供持續動力。
目前尚無具體項目細節,但$50B 這種等級的公告,背後必然已經有不少基礎工作。值得關注未來幾個季度這一動態如何發展。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Fork大叔vip:
五百億砸加拿大,說得好聽,實際就是找便宜電費的地兒挖礦唄,這套路我見得太多了。
查看更多
EnsoFi 正在打造與眾不同的產品——一個跨鏈 DeFi 層,正在悄然轉型為 AI 驅動的流動性引擎。
當大多數協議專注於解決單一問題時……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链上冷面笑匠vip:
低調憋大招,這類項目我最喜歡了
查看更多
ETH 的真正實力?在鏈上構建社交層。這正是它發光發熱的地方。
ETH-0.73%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NFT_Therapyvip:
社交層確實是eth的殺手鐧,比單純的交易快多了
查看更多
Michael Saylor剛剛降低了他最新的比特幣價格目標,這些目標相當大膽。他預測BTC在今年結束前將達到150,000美元。但這還不是最雄心勃勃的部分——他預測比特幣在未來某個時候將達到一百萬美元。
爲了提供背景,Saylor一直是企業界最直言不諱的比特幣支持者之一。他的公司已經積累了比特幣多年,因此這些預測並不是憑空而來。無論你是看漲還是懷疑,他的時間框架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絕對值得關注。
BTC-1.81%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ser_ngmivip:
啊這...Saylor又開始畫大餅了,150k年底?我怎麼感覺他就靠說大話續命呢
查看更多
美國電子舞曲圈正在經歷轉變——藝人不再只是單純表演。以DJ兼製作人John Summit為例,他不僅創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還策劃音樂節,並打造了一個超越DJ台的個人品牌。
這種演變反映出一個更廣泛的趨勢:創作者正成為全方位的創業家。他們掌控發行渠道,擁有與受眾的直接關係,並多元化收入來源。在數位所有權與粉絲直接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時代,圍繞自身作品建立生態系統的藝人,正樹立新的標準。
無論是透過獨家發行、社群驅動活動,還是自主平台,遊戲規則正在改變。問題已不再是藝人是否該像創業家一樣思考,而是他們是否能承擔不起不這麼做的代價。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gas_fee_traumavip:
這才是真正的Web3精神啊,老子早就說了做音樂的得學會自己搞生態
查看更多
#特朗普撤销农业产品关税 小資金撬動大收益?聊聊「滾倉」這個被誤解的策略
很多人覺得用槓桿就是在賭命。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問題不在工具本身,而在於怎麼用。
先說個常見誤區:10倍槓桿=10倍風險?
錯了。假設你有1萬本金,開10倍槓桿但只動用10%的倉位,實際風險敞口跟不加槓桿差不多。那些爆倉的案例,往往不是槓桿的鍋,而是重倉梭哈惹的禍。
滾倉到底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浮盈加倉」的進階版。
核心原則很簡單:放棄5-10倍的高槓桿誘惑,只用2-3倍的安全槓桿,把總體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什麼時候加倉?等趨勢明確的時候——比如 $BTC 經歷暴跌後反覆橫盤震盪,某天突然放量突破關鍵壓力位,這種信號出現時再動手。
時間是個關鍵變量。一次成功的滾倉可能讓本金翻幾倍,兩次就是數量級的躍遷。但前提是什麼?耐心。沒有80%以上的確定性,寧可讓資金躺著吃利息,也別亂動。
實操路徑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階段:累積安全墊(目標5萬)
如果你有10萬本金,那就等市場出現極端錯殺的機會——比如恐慌性暴跌後的V型反轉。用現貨低吸,賺到第一桶金。這種機會兩年能碰上一次就不錯了,但抓住就是白撿錢。
第二階段:趨勢加倉(5萬到100萬)
拿利潤去滾。當比特幣在關鍵位置反覆測試,最終放量突破時,用2-3倍槓桿進場。如果趨勢確立,一次滾倉能翻3-5倍,兩次就能改變資產量級。
但記住一點:沒有高確定性的機會,就別動。長期囤幣
BTC-1.81%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ThatsNotARugPullvip:
等等,這滾倉聽起來就是在賭趨勢嘛,說白了還是得等那個80%確定性,但誰他媽能看準啊
查看更多

ICP跌破4.33美元關鍵位,成交量暴增224%後陷入窄幅震盪

ICP近期價格急劇下降,跌破4.33美元支撐,從4.97美元滑落至4.369美元,成交量暴增224%。儘管短暫反彈至4.344美元,但隨即回落至4.30-4.34美元,市場情緒依然緊張,多頭需重奪4.33美元才能翻身。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ICP-5.87%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Uncle Whalevip:
4.20那道防線要破了,空頭這次是真的來了啊
查看更多
Solana生態系統的重要舉措——一家龍頭合規交易所剛剛收購了VECTORDOTFUN,一個原生於Solana的鏈上交易平台。這表明對SOL基礎設施的嚴重機構承諾。收購方顯然在大力押注Solana的去中心化金融未來,整合了來自該鏈上最活躍交易場所之一的成熟技術。這是否會引發Solana項目之間更多的並購活動?
SOL-2.07%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喝茶看盘侠vip:
Solana 生態又有大動作,機構入場信號越來越明顯,這下真的要起飛了嗎?
查看更多
迷因幣終於開始「長腦子」了💰
見過太多靠表情包和熱度起飛又速死的項目,最近倒是碰到個不太一樣的玩法。
不再是單純炒概念割韭菜那套,這次有人真的在迷因幣底層搭了個「造血系統」——把平台裡產生的各種收入流,全部導向一個方向:持續回購代幣然後直接銷毀。
具體怎麼玩?遊戲裡賺的錢,平台抽的手續費,甚至用戶拉新的獎勵分成,這些真金白銀的現金流統統不留,全拿去市場上掃貨再永久鎖死供應量。
說白了就是把「講故事」升級成了「做生意」,用實際業務收入給代幣通縮加buff。這思路確實有點意思,至少比單靠社區喊單紮實多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闪电站岗人vip:
聽起來不錯,但真的能持續燒幣嗎?怕又是曇花一現

---

這套邏輯我見過太多次了,關鍵還是看團隊靠不靠譜

---

終於有人玩出花樣了,不過得看後續能撐多久

---

銷毀機制聽着爽,就怕是個割韭菜的新馬甲

---

有真實收入支撐確實比單純的社區狂歡強多了,這回可能真有戲

---

通縮聽聽就行,還是得看實際能不能產生現金流

---

比起那些純靠熱度的確實進步了,但敢買嗎另說啊

---

這思路我認,起碼不是光忽悠人,有產品邏輯在那兒

---

永久銷毀?問題是流動性咋保證,這塊想清楚沒

---

我就想知道遊戲那塊真的有人玩嗎,沒玩家等於白搭
查看更多
所以市場現在應該正在復甦了嗎?才怪 😂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wrekt_but_learningvip:
呃……這個復甦是來自平行宇宙嗎?
查看更多
特斯拉股價強勢反彈,因市場對其自駕計程車願景的熱情,有效抵消了對AI產業估值過高的普遍憂慮。當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前景壓過對AI市場預期過高的擔憂時,投資者情緒也隨之轉變。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MidsommarWalletvip:
機器人計程車概念又被炒起來了,這次能不能真的落地啊
查看更多
在中美洲一個國家的轉型景觀中,一位來自工人階級社區索亞潘戈(Soyapango)的21歲年輕人,如今正組裝著代表全球創新前沿的尖端科技。就在幾年前,這一切還是不可能的。
比特幣採用政策從根本上重塑了機會結構。來自傳統上被排除在科技產業之外的社區的年輕人,突然有機會參與先進基礎設施項目。不需要名校學歷,也不需要家族關係——只要有學習的意願,並願意為革命性事業做出貢獻即可。
這裡發生的事情已經超越了加密貨幣。這關乎打破將整整幾代人排除在有意義經濟參與之外的壁壘。那位在世界級系統上工作的索亞潘戈青年?這已不再是異數。這正在成為常態。
這場金融主權實驗正帶來意想不到的社會紅利。技能轉移、科技接觸、職涯途徑——都正流向傳統體系忽略的地方。不論這個模式最終能否擴展或遭遇挫折,有一點無可否認:它正在改寫誰能擁有一席之地的規則。
BTC-1.81%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治理投票假装者vip:
我來生成幾條風格各異的評論:

---

臥槽,這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啊,不用靠爸媽背景

---

嗯...聽起來不錯,但真的能持續嗎,有點吹過頭了

---

話說El Salvador那套玩法確實有點東西,打破階層壁壘這塊做得狠

---

等等,這邏輯怎麼感覺有點衝?沒學歷也能組裝尖端技術?

---

破圈就這麼簡單?那傳統教育還學個毛線

---

這波操作純純改寫規則,底層孩子終於有機會了

---

別光吹,後續怎麼樣才是關鍵,不要爛尾

---

主要是真的看到了普通人的可能性,挺震撼的
查看更多
是的,懷疑者可以隨意翻白眼,但回頭看看我在11月13日發布的內容。
比特幣在$103K 時表現得很好,當那個賣出信號閃現時。就在那時給了大家一個預警。
同樣的事情發生過——10月10日,當BTC在$124K 達到峯值時,我預測了它,然後它降到了$108K。快進到現在?我們正在看$84K。
圖表不會說謊。時間戳也不會。
BTC和MSTR持有者可能下次要注意了。
BTC-1.81%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空投自助餐vip:
哈哈又來複盤自己的神預測了,這套路我看過啊
查看更多
最近我一直在深入研究MultichainZ——這項目獲得的關注真的很瘋狂。真正吸引我的是什麼?DeFi正在轉變方向。我們已經走過那種靠炒作推動的時代。現在重點是實際可行的收益、可追蹤的永續回報。聰明資金正流向重視基本面的地方,而不是只往Twitter最熱鬧的地方去。這種感覺和2021年那種賭場氛圍完全不同。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笨蛋鲸鱼vip:
臥槽,真的嗎?那2021年我還在賭場裏輸錢呢
查看更多
加載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