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擁抱數字貨幣創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開發優先於區塊鏈

BSP宣布戰略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實施計劃

菲律賓中央銀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BSP)已公布其戰略路線圖,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這一舉措標志着該國在數字資產方面的重大轉變,選擇了集中式系統,而不是採用分散的區塊鏈技術。

菲律賓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將利用已建立的比索實時總結算系統框架,按照國家支付系統法運作。這一技術架構選擇使其區別於典型的加密貨幣,並反映了中央銀行對穩定性、合規性以及與現有金融基礎設施整合的關注。

批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方法:戰略性機構關注

根據最近的報告,BSP 優先考慮以批發爲基礎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 模型,該模型主要針對金融機構,而非直接面向消費者。這一方法與中央銀行正在進行的試點項目 "Project Agila" 相一致,該項目預計將持續到 2024 年。

批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戰略提供了幾個戰略優勢:

  • 提高大額機構交易的效率
  • 改進國內和跨境支付的安全協議
  • 降低金融機構之間的結算風險
  • 與零售模型相比,在金融壓力期間具有更大的穩定性

這種以機構爲先的方式反映了全球多個中央銀行採取的策略,包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中央銀行,它們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發展中優先考慮批發應用。

技術基礎設施和開發時間表

菲律賓中央銀行的CBDC之旅始於2020年的探索性研究,但最近的發展表明,技術方向明顯偏離了區塊鏈實施。中央銀行行長Eli Remolona Jr明確表示,菲律賓CBDC將不使用區塊鏈或分布式帳本技術(DLT)。

相反,該系統從中國成功的電子人民幣(e-CNY)架構中汲取靈感,該架構在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展示了可擴展性和穩定性。BSP的技術方法強調與現有支付系統的整合,而不是完全建立新的基礎設施。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見解(BIS),這一發展路徑解決了中央銀行在應對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相關的潛在風險時的準備情況,特別是關於金融穩定性和網路安全漏洞的擔憂。

實施策略和分配框架

菲律賓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被設計爲現有貨幣體系中的一個補充元素,而不是對實體貨幣的替代。這種共存模式遵循瑞典央行(Riksbank)提倡的觀點,認爲數字貨幣和實體貨幣是全面貨幣生態系統的並行組成部分。

初始分配策略將遵循兩級模型:

  1. 第一階段:分配給商業銀行和受監管的金融機構
  2. 第二階段:潛在擴展到更廣泛的機構使用案例

這種謹慎的方法優先考慮支付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允許BSP在考慮更廣泛的應用之前評估性能。批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模型提供了一個基礎,隨着系統的成熟,最終可能支持擴展功能。

監管環境與全球背景

菲律賓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發展是在數字資產領域日益增強的監管審查背景下進行的。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PSEC)最近對多個數字資產平台採取了執法行動,預示着該行業將建立一個更全面的監管框架。

這些監管發展反映了全球對數字資產加強監管的趨勢,各個司法管轄區如印度正在實施加密貨幣的稅收框架,同時探索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替代方案。菲律賓中央銀行的做法代表了一種平衡的戰略,既擁抱數字貨幣創新,又維護監管控制和金融穩定。

中央銀行對CBDC發展的關注而非區塊鏈的採用,突顯了其在受控、集中框架內推動金融創新的承諾,這種框架優先考慮穩定性和合規性,而非去中心化。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