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萊美主席擁抱音樂中的人工智能,但代價是什麼?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懷着既着迷又不安的心情觀看了哈維·梅森(Harvey Mason Jr.)——錄音學院的首席執行官——大膽地爲讓人工智能滲透我們神聖的格萊美獎辯護。盡管他聲稱仍然重視“人類創造力”,但他的行爲卻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

在2024年格萊美獎中,他們允許AI輔助的音樂參賽。當然,他們設定了一條任意的界限,即"主要由AI創作"的作品不符合資格,但誰在實際監督這一點呢?他們依賴於一種"榮譽制",藝術家只需聲明他們的AI使用。是啊,因爲音樂家和制作人從來沒有爲了競爭優勢而曲解規則!

這種理由對我來說感到空洞。梅森辯稱,單單因爲有人工智能的幫助就否定作品將是“不公正的”。但這難道不正是格萊美應該關注的內容嗎?認可人類的成就?我在錄音室裏度過了多年,看着藝術家們將自己的靈魂傾注於音樂 - 現在我們卻在說機器的近似作品也值得同樣的認可?

實際上,錄音學院不想顯得過時。當好萊塢的編劇和演員反對人工智能剝削時,音樂產業卻在鋪開紅地毯。梅森談論“適當的監管”和“公平的補償”,但在沒有具體規則的情況下,這些聽起來像是空洞的承諾。

我看到技術已經如何改變了音樂制作。音高修正、節拍量化——我們多年來一直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增強人類創造力的工具與能夠生成整個作品或聲樂表演的系統之間有着巨大的差異。

錄音學院聲稱他們會"評估影響"並"如有必要進行調整"。翻譯:他們會等到損害發生。與此同時,無數有抱負的人類藝術家將與算法增強的作品競爭。

也許我只是太憤世嫉俗了,但當梅森談到“慶祝人類卓越”的同時又在向人工智能的統治敞開大門時,這感覺更像是投降而不是進步。格萊美可能認爲自己在進步,但他們正在拿音樂創作的靈魂去賭博。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