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川習會 2026 年舉行四次!美財長:兩國輪流會晤,中美關係解凍

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透露,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可能在 2026 年舉行四場面對面會晤,雙方尋求鞏固當前依舊脆弱的貿易停戰局面。他表示,川普計劃於 2026 年 4 月訪問北京,並可能在同年 11 月赴深圳參加 APEC 會議。此外,川普將兩度邀請中國領導人訪美。他強調,一年內四場川習會有助於為兩國關係穩定。

四場川習會行程曝光:北京、深圳、華盛頓、多拉爾

川習會2026年舉行四次

(來源:Bloomberg)

根據貝森特的說法,這四場潛在的川習會將分別在不同地點舉行,構成明年中美關係的關鍵支點。第一場川習會計劃於 2026 年 4 月在北京舉行,這將是川普以美國總統身份首次正式訪問中國。這場國事訪問的象徵意義重大,代表著中美關係從貿易戰的對抗狀態轉向尋求合作的新階段。

第二場川習會預計於 2026 年 11 月在深圳舉行,屆時兩國領導人將在 APEC 會議期間會晤。APEC 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平台,選擇在此場合舉行川習會,顯示雙方希望在多邊框架下展示中美合作的姿態,為區域經濟穩定提供正面信號。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和科技創新中心,也暗示科技合作可能成為會談議題。

第三場川習會將在華盛頓舉行,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正式國事訪問。華盛頓國事訪問通常包括白宮國宴、國會演講等高規格禮遇,這種外交待遇顯示川普政府對中美關係的重視程度。國事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通常會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貿易、投資、科技、氣候變遷等多個領域。

第四場川習會地點選在川普位於佛羅里達州多拉爾的度假村,屆時將配合 G20 峰會舉行。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曾多次在自己的莊園接待外國領導人,這種非正式場合往往能促進更坦誠的對話。G20 峰會涵蓋全球 20 個主要經濟體,在此背景下舉行川習會,意味著中美雙方希望向全球展示兩國合作對世界經濟穩定的重要性。

四場川習會時間地點一覽

2026 年 4 月:北京國事訪問,川普首次以總統身份訪華

2026 年 11 月:深圳 APEC 會議期間會晤,聚焦區域經濟合作

明年某時:華盛頓國事訪問,中國領導人訪美高規格外交

明年某時:佛州多拉爾度假村,G20 峰會期間非正式會談

貝森特主導中美緩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作為財政部負責人,貝森特在過去一年中一直主導維持中美貿易緩和。他曾率團在日內瓦、倫敦、斯德哥爾摩、馬德里和吉隆坡等多個城市與中方談判,以推動貿易關係恢復正常。這種密集的多地談判顯示美國政府對修復中美經濟關係的重視程度。

貝森特強調:「我非常有信心的一點是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永遠會是競爭對手,這是自然的。但我們仍有許多可以合作的領域。」這番表態既承認中美之間存在結構性競爭,也指出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進一步表示:「如果一年內能舉行四場川習會,我認為將有助於為兩國關係注入穩定性,而穩定性對美國人民和全球經濟都至關重要。」

貝森特還證實,川普是本週一中美元首通話的發起人。這是兩位領導人自 10 月在韓國釜山會晤後的首次交流。川普主動發起通話顯示美方對改善中美關係的積極態度。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其關係穩定對全球供應鏈、貿易流動和金融市場都具有系統性影響。

從市場反應來看,川習會消息傳出後,全球股市普遍上漲,顯示投資者對中美關係緩和抱持樂觀態度。美國農業州的大豆期貨價格也出現反彈,反映市場對中美貿易恢復的正面預期。

大豆採購承諾:未來 3.5 年至少 8,750 萬噸

貝森特透露,中國在大豆採購方面「完全按計劃推進」。他稱,中國承諾在未來三年半內至少購買 8,750 萬噸美國大豆。這個數字意義重大,因為大豆一直是中美貿易戰中的敏感商品。此前,中美緊張關係導致中國一度暫停採購美國大豆,轉向巴西等其他供應商,對美國農業州造成嚴重衝擊。

8,750 萬噸的採購承諾相當於美國年均大豆產量的約 70%,這個規模足以穩定美國農業部門的預期。對於川普的政治基本盤——中西部農業州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勝利。大豆採購協議的履行也成為檢驗中美貿易協議執行情況的重要指標。

從中國的角度看,雖然採購美國大豆意味著一定的政治讓步,但也符合其糧食安全和養殖業需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年進口量超過 1 億噸,多元化進口來源符合其戰略利益。

AI 競爭是生死考驗,台灣立場不變

談及技術競爭,貝森特表示,美國在人工智慧相關建設方面的資本支出仍將保持「極其強勁」,未來投資方向也將更加多元化。他直言,美中在 AI 領域的競爭是一場「生死考核」:「如果我們不能維持人工智慧的領先地位,那麼我們正在做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會被擱置。」

這番表態顯示,儘管川習會將頻繁舉行,但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不會因此減弱。AI 被視為決定未來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技術,美國將繼續在晶片出口管制、人才流動限制等方面維持對華強硬政策。這種「競合並存」的格局將成為中美關係的新常態。

貝森特同時強調,美國對台灣的立場「並未發生任何變化」。這表明儘管川習會頻繁,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會做出讓步。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美方重申立場不變意在穩定區域盟友的信心。

貝森特還表示,川普與中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兩國將合作推動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這顯示中美在某些全球性議題上仍有合作空間。烏克蘭問題的解決需要大國協調,中美若能在此問題上展現合作姿態,將為全球地緣政治穩定注入正面因素。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