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經濟裂縫加深,比特幣或成爲下一個流動性的「泄壓閥」
原文標題:The Two-Tier K-Shaped Economy
原文作者:arndxt
原文來源:
轉載:火星財經
美國經濟已經分裂成兩個世界:一邊是金融市場一片繁榮,另一邊則是實體經濟陷入緩慢衰退。
制造業 PMI 指數已連續萎縮超過 18 個月,是二戰以來最長紀錄,但股市卻持續漲,因爲利潤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巨頭和金融公司。(注:「制造業 PMI 指數」的全稱是「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是衡量制造業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這其實是「資產負債表通脹」。
流動性不斷推高同類資產價格,而工資增長、信貸創造和小企業活力卻始終停滯。
結果形成了經濟分裂,在復蘇或經濟週期中,不同領域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一邊是:資本市場、資產持有者、科技業和大公迅猛漲(利潤、股價、財富)。
一邊是:工薪階層、小企業、藍領行業 → 下跌或停滯。
增長與困境同時存在。
政策失靈
貨幣政策已經無法真正惠及實體經濟。
联准会降息推高了股債價格,卻帶不來新就業和工資增長。量化寬松讓大企業更容易借錢,卻無助於小企業發展。
財政政策也快走到盡頭。
如今近四分之一的政府收入,僅僅用於支付國債利息。
政策制定者就此陷入兩難:
收緊政策抗通脹,市場就僵滯;放松政策促增長,物價又回升。這個系統已經自我循環:一旦試圖降槓杆、縮表,就會衝擊它賴以穩定的資產價值。
市場結構:高效收割
被動資金流和高頻數據套利,把公開市場變成了閉環流動性機器。
頭寸布局和波動率供應,比基本面更重要。散戶事實上成了機構對手盤。這解釋了爲何防御性板塊被拋棄、科技股估值飛天,市場結構獎勵追漲,不獎勵價值。
我們打造了一個價格效率極高、但資本效率極低的市場。
公開市場已成自我循環的流動性機器。
資金自動流動 → 通過指數基金、ETF 和算法交易 → 形成持續買入壓力,不管基本面如何。
價格變動由資金流驅動,而非價值。
高頻交易和系統化基金主宰每日成交,散戶實則站在交易對面。股票漲跌取決於頭寸布局和波動機制。
所以科技股持續膨脹,而防御板塊落後。
社會反噬:流動性的政治代價
這個週期的財富創造集中在頂層。
最富 10% 人羣持有 90% 以上金融資產,股市越漲,貧富差距越大。推高資產價格的政策,同時侵蝕了大多數人的購買力。
沒有實質工資增長、買不起房,選民終將尋求改變,要麼通過財富再分配,要麼通過政治動蕩。兩者都加劇財政壓力、推升通脹。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策略很明確:保持流動性泛濫,推高市場,宣稱經濟復蘇。用表面繁榮代替實質改革。經濟依然脆弱,但至少數據能撐到下次大選。
加密貨幣作爲泄壓閥
加密貨幣是少數不依賴銀行或政府,也能持有和轉移價值的領域。
傳統市場已成封閉體系,大資本早在上市前就通過私募攫走大部分利潤。對年輕一代,比特幣不再只是投機,更是參與機會。當整個系統看似被操縱時,至少這裏還有機會。
雖然許多散戶被高估值代幣和 VC 拋售傷過,但核心需求依然強勁:人們渴望一個開放、公平、自己能掌握的金融系統。
展望
美國經濟在「條件反射」中循環:收緊 → 衰退 → 政策恐慌 → 放水 → 通脹 → 重復。
2026 年可能迎來下一輪寬松週期,因爲增長放緩和赤字擴大。股市會短暫狂歡,但實體經濟不會真正改善,除非資本從支撐資產轉向生產性投資。
眼下,我們正見證金融化經濟的晚期形態:
· 流動性充當 GDP
· 市場淪爲政策工具
· 比特幣成爲社會壓力閥
只要系統還在把債務循環成資產泡沫,我們就得不到真正的復蘇,只有名義數字上升所掩蓋的緩慢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