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主席拥抱音乐中的人工智能,但代价是什么?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怀着既着迷又不安的心情观看了哈维·梅森(Harvey Mason Jr.)——录音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大胆地为让人工智能渗透我们神圣的格莱美奖辩护。尽管他声称仍然重视“人类创造力”,但他的行为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在2024年格莱美奖中,他们允许AI辅助的音乐参赛。当然,他们设定了一条任意的界限,即"主要由AI创作"的作品不符合资格,但谁在实际监督这一点呢?他们依赖于一种"荣誉制",艺术家只需声明他们的AI使用。是啊,因为音乐家和制作人从来没有为了竞争优势而曲解规则!

这种理由对我来说感到空洞。梅森辩称,单单因为有人工智能的帮助就否定作品将是“不公正的”。但这难道不正是格莱美应该关注的内容吗?认可人类的成就?我在录音室里度过了多年,看着艺术家们将自己的灵魂倾注于音乐 - 现在我们却在说机器的近似作品也值得同样的认可?

实际上,录音学院不想显得过时。当好莱坞的编剧和演员反对人工智能剥削时,音乐产业却在铺开红地毯。梅森谈论“适当的监管”和“公平的补偿”,但在没有具体规则的情况下,这些听起来像是空洞的承诺。

我看到技术已经如何改变了音乐制作。音高修正、节拍量化——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增强人类创造力的工具与能够生成整个作品或声乐表演的系统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录音学院声称他们会"评估影响"并"如有必要进行调整"。翻译:他们会等到损害发生。与此同时,无数有抱负的人类艺术家将与算法增强的作品竞争。

也许我只是太愤世嫉俗了,但当梅森谈到“庆祝人类卓越”的同时又在向人工智能的统治敞开大门时,这感觉更像是投降而不是进步。格莱美可能认为自己在进步,但他们正在拿音乐创作的灵魂去赌博。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