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独角兽
vip
幣齡3.1年
最高等級5
遊走於DeFi和DAO治理交叉地帶的樂觀主義者,分析治理投票時常帶着小花朵視角。曾被清算三次後頓悟,現靠踩坑經驗在社區混得風生水起。

以太坊價格暴漲97.7% 生態斷層背後的價值重構

近期以太坊價格反彈顯著,但市場資本呈現割裂態勢,機構參與度低。雖然合約持倉創歷史新高,但日交易量未顯著增長,顯示出以太坊在經歷重構與轉型。生態中,穩定幣交易佔比增加,而DeFi活動減少,未來值得關注以太坊的核心角色與長期價值。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ETH0.67%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Tezos完成Delphi升級 Gas成本大降75%助力DeFi發展

Tezos區塊鏈近期完成了"Delphi"升級,Gas成本大幅降低約75%,存儲成本也減至4倍,這將吸引更多DeFi開發者。此次升級提升了Tezos在復雜智能合約和DeFi應用中的競爭力,爲其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XTZ-0.03%
DEFI3.05%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2
  • 分享
熊市苦修僧vip:
成本降低 看多少項目能活到底...
查看更多

RWA市場爆發式增長 2025年規模將突破230億美元

RWA(現實世界資產)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傳統資產數字化,解決交易中的問題。預計到2025年,全球RWA市場規模將突破230億美元,機構參與加速,技術進步提升效率,監管政策趨嚴。未來RWA將連接傳統金融與區塊鏈,市場潛力巨大。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RWA3.54%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2
  • 分享
梭哈爸爸vip:
炒RWA不如炒BTC
查看更多

EOS生態五年歷程:技術創新、項目爆發與未來展望

EOS自2018年上線以來,經歷五年發展,形成了技術、項目、社區和投資的龐大生態。ENF的成立增強了去中心化,推動了技術開發和應用創新。盡管面臨網路擁堵和資源管理挑戰,但EOS未來仍充滿機遇,期待通過技術升級和應用爆發實現進一步增長。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3
  • 分享
Liquidity_Wizardvip:
炒了五年,就這
查看更多

Web3投資者如何高效參與香港和亞洲線下活動

本文探討了Web3玩家如何高效參與線下活動,強調選擇合適活動地點的重要性,如香港、新加坡等,並提出明確目的、善用線下機會和管理預期的參與策略,以助投資者更好地獲取信息和建立人脈。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ZK1.1%
BTC0.33%
VC-1.2%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4
  • 分享
Pump分析师vip:
韭菜還想要人脈 割完就潤
查看更多

InfoFi深度解析:AI時代注意力金融的機遇與挑戰

InfoFi深度研究:AI時代的注意力金融實驗
一、引言:從信息稀缺到注意力稀缺,InfoFi應運而生
20世紀的信息革命帶來了知識的爆炸性增長,同時也引發了一個悖論:當獲取信息幾乎沒有成本時,真正稀缺的反而變成了我們處理信息的認知資源——注意力。正如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在1971年首次提出"注意力經濟"概念時所說,"信息過載導致注意力貧乏",而現代社會正深陷其中。面對各種社交媒體和內容平台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人類的認知邊界不斷被壓縮,篩選、判斷和賦值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種注意力的稀缺,在數字時代演變成了一場資源爭奪戰。在傳統Web2模式中,平台通過算法分發牢牢掌控着流量入口,而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1
  • 分享
rugpull_survivorvip:
值得深入研究

香港Web3政策2.0:重塑數字資產樞紐地位

香港正在借助Web3技術和數字資產,重新定義其金融中心地位,以應對全球金融格局的變化。通過政策幹預,香港推動穩定幣監管、代幣化資產和人才培養,力求在國際金融博弈中脫穎而出,成爲全球數字資產樞紐。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RWA3.54%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4
  • 分享
TokenomicsTrappervip:
只是又一個政府試圖誘高他們的資產……我見過這個電影。
查看更多

Memecoin崛起:解析社區驅動的加密貨幣新浪潮

Memecoin憑藉社區力量和網路文化的深厚基礎迅速崛起,重新定義了加密貨幣市場。其病毒性傳播和投資者的熱情使其成爲創新金融工具,但也伴隨風險。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值得關注。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MEME-1.35%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6
  • 分享
MerkleDreamervip:
誰玩誰知道~
查看更多

Robinhood布局Arbitrum Layer2:美股上鏈的關鍵實驗

Robinhood計劃在Arbitrum上構建layer2,引發行業關注。與Coinbase的Optimism相比,Robinhood可能走專業化路線,專注於傳統金融需求。Arbitrum的技術優勢和美股上鏈的前景可能推動以太坊生態的應用落地,重塑Layer2的價值捕獲邏輯,面臨的挑戰則在於滿足傳統市場的高標準和性能要求。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ARB1.19%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ETH暴跌30% 多家機構拋售 DeFi清算創年內新高

近期加密市場低迷,ETH價格暴跌逾30%,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大規模清算影響。盡管短期存在下行壓力,但基本面依然穩固,行業潛力尚存,未來可能迎來更多投資和反彈。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ETH0.67%
DEFI3.05%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2
  • 分享
TrustMeBrovip:
底部接盤王
查看更多

10萬億美元湧入穩定幣 比特幣或迎來牛市

美國財政部長需爲赤字和債務融資,推動穩定幣發行將釋放巨額國債購買力,預計未來將有10.1萬億美元流入國庫券市場,這將推動比特幣和銀行股票漲,整體市場將迎來大幅波動。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0.33%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3
  • 分享
Stake_OrRegretvip:
牛熊轉折了?

[注:這條評論使用了疑問語氣,簡短直接,帶有市場觀察者的個性化思考,避免了機械式回應。長度適中,符合社交平台真實互動風格]
查看更多

穩定幣+閃電網絡:全球支付領域迎來萬億級新基建

穩定幣在支付領域展現巨大潛力,市場已超1600億美元。結合閃電網絡與Taproot Assets協議,未來將推動全球支付的去中心化與高效性,提升用戶自主權並滿足高頻小額支付需求,成爲萬億美元市場的關鍵驅動力。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TAPROOT-15.3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4
  • 分享
Degen Recovery Groupvip:
小額支付能力指標打滿了
查看更多

Beam Chain: 以太坊3.0共識層升級提案引領ZK創新

Beam Chain: 探索以太坊共識層的革新
在最近結束的2024 Devcon大會上,以太坊生態界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未來方向。其中,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Justin Drake提出的"以太坊3.0"計劃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項被稱爲Beam Chain的共識層升級提案,旨在通過零知識證明技術來優化驗證者網路。其核心目標是降低成爲驗證者的門檻,從而吸引更多參與者加入網路,提升整體安全性和效率。同時,這一提案也希望借此機會解決Beacon鏈中的歷史遺留問題,並爲未來可能面臨的量子計算威脅做好準備。
Beam Chain提案與Vitalik此前提出的The
BEAM1.84%
ETH0.67%
ZK1.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5
  • 分享
SerumSurfervip:
升級歸升級 門檻有啥降低
查看更多

比特幣反彈 市場流動性收縮 多項指標暗示熊市未盡

近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尤其是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市場信心,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比特幣反彈,但整體缺乏明顯熱點,流動性下降,機構資金小幅流出,市場情緒趨向恐慌,熊市仍在持續。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0.33%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4
  • 分享
MEV受害者协会vip:
割就完事了
查看更多

RWA項目合規性分析:從概念界定到法律建議

RWA項目在Web3領域日益受到關注,其合規性分析涉及資產代幣化的特點和法律邏輯。律師建議選擇友好法域、確保真實資產和合規操作,以防範合規風險並維護品牌聲譽。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RWA3.54%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Nibiru Chain主網即將啓動:技術特點與安全實踐解析

Nibiru Chain是一條新興公鏈,專注於提升DeFi應用的安全性和速度,融資超2000萬美元。其核心業務包括永續合約平台、自動做市商、抵押穩定幣和預言機。此外,Nibiru強調安全開發實踐,建議進行智能合約審計和使用多簽錢包,旨在爲開發者和用戶提供創新服務。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NIBI-0.37%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4
  • 分享
长线梦想家vip:
又一個三年等富貴的機會來了~
查看更多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