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關稅逃避:達美航空黑客事件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看着達美航空成功地規避了川普的關稅。他們基本上在歐洲拆解他們的新空客飛機,拔掉美國制造的發動機,然後單獨運輸這些發動機以規避10%的進口稅。如果你問我的話,這很聰明——飛機在歐洲等待,而只有免稅的零部件越過邊界。

他們的首席執行官艾德·巴斯蒂安甚至不試圖掩飾這一點:"我們不打算對飛機交付支付關稅。" 他毫不羞愧。爲什麼要羞愧呢?過去,他們已經通過日本和阿姆斯特丹轉運飛機,以減少聯邦政府對他們的提取。

達美並不是在這個遊戲中孤軍奮戰。他們稱之爲“關稅工程”,我稱之爲利用系統。哥倫比亞運動服在衣服上加上額外的口袋,匡威則更換鞋底材料——所有這些都是爲了進入較低稅率的類別。這是美國企業最具創造性的時刻,找到了每一個想象得出的漏洞。

拿那些保稅倉庫來說 - 貨物在這裏可以免稅儲存長達五年。公司將進口商品停放在那裏,等待關稅率下降。這就像一個避稅港,但完全合法。

但聰明與愚蠢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限。福特在試圖將貨運廂式車僞裝成乘用車時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因此遭到了$365 百萬的罰款。哎呀。

整個系統都是個笑話。當政治家們大談特談關稅保護美國工作的同時,企業只是找到規避的方法。這是一場貓和老鼠的遊戲,老鼠似乎總是擁有更好的策略。

老實說,我甚至不能責怪他們。當監管變得荒謬時,企業就會適應。這就是資本主義——在障礙面前的機智。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