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證明 (PoW) vs. 權益證明 (PoS)

robot
摘要生成中

工作量證明是給喜歡花費能源的人,權益證明則是讓"大佬"們變得更富有

我厭倦了關於共識機制的討論,這似乎總是偏向某個羣體。作爲一個普通的加密貨幣用戶,我看到這場關於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的爭鬥,老實說……兩者都不完美!

比特幣使用的工作量證明(PoW)基本上是一場看誰擁有更強大計算機的競爭。所謂的“礦工”在設備和電力上花費巨額資金來解決復雜的數學謎題。他們說這能帶來安全性,但我看到的卻是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他們還稱之爲“去中心化”,實際上四個大型礦池控制着比特幣50%的算力。這算是什麼去中心化?

已經,權益證明(PoS)看起來更現代,不需要強大的硬件,只需質押你的幣就可以了。像BNB、Solana和Cardano這樣的網路採用了這一機制。聽起來不錯,對吧?但我們要誠實:你擁有的幣越多,被選爲驗證者的機會就越大,獲得更多獎勵的可能性也越高。富人變得更富有!他們還通過投票控制網路的治理。真是個民主!

人們說以太坊將通過ETH 2.0的更新轉向權益證明(PoS)……這真的會有效嗎?還是只是爲了偏袒那些已經投資了很多錢的人?

這兩個系統都有其中心化的風險。在工作量證明中,礦池佔據主導地位。在權益證明中,大型驗證者控制一切。那51%的攻擊呢?在比特幣中,由於網路的規模,這將是困難的,但在較小的項目中……攻擊者可能只需購買足夠的代幣來控制權益證明網路。

而更有趣的是,一些交易所利用這種復雜性來獲利,提供質押和礦池服務,而普通用戶在這一切中感到迷茫。

最終,每種機制在加密生態系統中都有其位置。但不要跟我說哪個明顯更好。兩者都有嚴重的缺陷,都惠及那些已經擁有巨大經濟權力的人。真正的去中心化似乎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BTC3.88%
BNB4.55%
SOL4.85%
ADA4.2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