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印度信任的印花紙騙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曾是一名天真的記者,報道印度的金融故事,但當我偶然發現Telgi醜聞時,我意識到腐敗的深淵有多麼深。讓我告訴你我所看到的。

2000年代初期不僅僅是印度金融歷史上的另一個時代——那是一個名叫阿卜杜勒·卡裏姆·特爾吉(Abdul Karim Telgi)的水果商實施了一場如此巨大的盜竊,至今讓我想起來都感到惡心。₹30,000億。這就是他的假郵票紙詐騙案的價值。我們的監管者在哪兒?收受賄賂,視而不見。

我記得採訪過一位調查官,他在喝了幾杯酒後向我傾訴:"這個家夥不僅僞造了文件——他還買下了整個系統。"

我最生氣的是什麼?Telgi並不是某個天才。他只是識別了在全國短缺期間最被忽視的政府部門——印花紙辦公室,並以殘酷的效率加以利用。從一個來自卡納塔克邦、開始賣香蕉的人能夠滲透到納西克安全印刷廠,就足以顯示我們的機構是多麼可悲地脆弱。

他的網路無處不在。我追蹤了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和古吉拉特邦的特工,他們正將他的僞造文件分發給銀行和保險公司。這些“合法”的企業從未質疑其真實性——他們要麼是同謀,要麼是犯罪疏忽。

當騙局在2002年揭露時,我看到政治家們爭相與此保持距離。那些曾經揩 Telgi 的錢的官員們現在公開譴責他。經典的印度。

調查揭示了我們許多人早已知道的事實——腐敗直接蔓延到高層。高級警官、政治人物、官僚——所有人都在這骯髒的利益中沾了手。證據消失,證人受到威脅,而某些關鍵嫌疑人卻以某種方式成功逃脫。

當然,他們最終給了Telgi 30年監禁,並作爲回應實施了電子印章,但真的有什麼改變嗎?這個系統仍然偏向那些有現金可以揮霍的人。

這不僅僅是一起金融犯罪——這是一種對公衆信任的背叛,揭示了我們監管框架的空心核心。二十年後,我仍在報道腐敗醜聞。不同的參與者,同樣的遊戲。

Telgi案本應是我們的警鍾。然而,它卻成爲了印度金融詐騙漫長歷史中的另一個章節,再次證明了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去賄賂合適的人,你幾乎可以逃脫任何罪責。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