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悖論:爲什麼聰明的錢會與大衆意見相悖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看着市場起伏了多年,如果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巴菲特的槓精格言,大多數人引用卻很少有人真正踐行:"當別人貪婪時要害怕,當別人害怕時要貪婪。" 這不僅僅是句可愛的說法——這是關於在這個遊戲中勝者與敗者之間的殘酷真相。

金融市場是一種情感野獸。我見過理性的人在價格飆升時變成追逐恐懼的瘋子。他們在高點蜂擁而入,購買被高估的資產,因爲其他人都在這樣做。天啊,真讓人痛苦!這些人隨後在市場崩潰時恐慌性拋售一切,當他們應該買入時卻鎖定了損失。

我對傳統智慧感到憤怒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對巴菲特的建議點頭稱是,卻做出完全相反的行爲。市場是心理戰場,你的情緒被用作對付你的武器。

我也經歷過——在市場崩盤時看着我的投資組合不斷縮水,抵抗賣出的衝動。在頭條新聞大喊厄運時,買入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正是在那時,我做出了最好的交易。在2020年COVID崩盤期間,我加碼買入,而我的朋友們則選擇清倉。他們認爲我瘋了。六個月後,他們後悔不已。

不要誤解巴菲特的觀點。他並不是告訴你要把握市場的頂部和底部——那是愚人的黃金。他所說的是殘酷而簡單的:了解你所購買的真實價值,忽略情緒噪音。

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巴菲特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他付諸行動。當每個人都在逃離時,他將資金投入質量資產,以火售價格購入。與此同時,當股票最近達到歷史新高時,他則像龍一樣囤積現金。這位先生實踐着他的教誨。

讓我明確一點:這不僅僅是投資策略——這是一場與自己的心理戰爭。當你覺得最舒適的時候買入,可能正是你應該最小心的時候。當你的直覺大喊“賣掉一切”時,往往就是開始購物的時刻。

市場將資金從情緒化交易者轉移到有紀律的投資者。一直都是,將來也會如此。逆勢而遊感覺是錯誤的,但在交易中,感覺錯誤的往往正是正確的。

大多數交易者失敗並不是因爲他們選擇了糟糕的資產,而是因爲在最關鍵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下次當你想跟隨人羣時,請記住這一點。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