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中,許多投資者常常依賴於所謂的"內部消息"來指導交易決策。然而,這種策略是否真的能帶來盈利呢?事實上,答案是否定的。讓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很多交易者喜歡關注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建倉價格,比如灰度或貝萊德等。但我們需要明白,公開可見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是精心設計的表象。

以港股上市公司博雅互動爲例,公開數據顯示其比特幣建倉價爲11.5萬美元,但實際平均成本可能低至7萬美元左右。這種情況下,即使市場回調至10萬美元,許多投資者可能仍會誤以爲機構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從而產生錯誤的判斷。

事實上,即使比特幣從20萬美元跌至10萬美元,大型機構投資者可能仍然盈利。他們可能通過多種復雜的策略,如暗中建倉、高位套現等方式來管理風險和獲利。

再舉個例子,假設某機構從3萬美元開始逐步建倉比特幣。當比特幣漲到10萬美元時,他們的平均成本可能只有5萬美元左右。如果比特幣進一步漲到12萬美元,他們可能會選擇出售一部分獲利,並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加密貨幣如以太坊上,重復類似的操作。

通過這樣的策略,只需要幾輪操作,當普通投資者還在關注這些機構的表面成本、利潤或虧損時,這些大型投資者手中的籌碼可能已經變成了零成本。

因此,我們不應該盲目跟隨所謂的市場消息或大型機構的表面動向。相反,我們需要深入理解市場運作機制,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和風險管理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機遇和風險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取得長期成功。
BTC-0.4%
ETH-0.7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sFeeBeggarvip
· 09-20 22:50
好家夥 割韭菜的還是機構老手
查看原文回復0
NotGonnaMakeItvip
· 09-20 22:48
韭菜永遠是韭菜
查看原文回復0
MEV夹心饼干vip
· 09-20 22:39
就這誰不會啊,純韭菜心態
查看原文回復0
Degentlemanvip
· 09-20 22:36
笑死,韭菜天天在那研究機構成本
查看原文回復0
空投刷子姐vip
· 09-20 22:25
快被機構玩死了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