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 Morgan的區塊鏈部門計劃對碳信用進行代幣化

  • 摩根大通正在測試一個區塊鏈系統以代幣化碳信用,合作夥伴包括標普全球、生態註冊處和國際碳註冊處。
  • 該倡議旨在提高碳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該市場面臨着碎片化和信譽問題。
  • 代幣化可能會爲碳信用建立一個統一的、可交易的生態系統。

摩根大通正在採取措施,通過測試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新系統來對自願碳市場進行現代化,以對碳信用進行代幣化。

該計劃由Kinexys(該銀行的區塊鏈部門)主導,聯合S&P全球商品洞察、EcoRegistry和國際碳註冊處共同推進。

目標是確定區塊鏈技術是否能夠有效跟蹤碳信用的所有權和生命週期,從發行到退休。

代幣化是將現實世界資產表示爲區塊鏈上的數字代幣的過程,已在華爾街獲得了關注。

像黑石和德意志銀行這樣的機構已經探索了它們的使用,以簡化和加速傳統金融資產如股票和債券的結算。

通過將這項技術應用於碳信用,摩根大通及其合作夥伴旨在解決碳市場中持續存在的挑戰,包括低效率、缺乏透明度、市場碎片化和缺乏標準化系統。

根據摩根大通的說法,一個統一的代幣化生態系統可以使碳信用在買賣雙方之間無縫流動,從而改善整體市場功能。

解決市場擔憂

摩根大通支付部自然資源顧問負責人阿拉斯泰爾·諾斯韋認爲,自願碳市場“適合創新”。

他強調,區塊鏈代幣化可以支撐一個更透明和可互操作的全球系統,可能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和信任。

採用數字基礎設施的一個潛在好處是對定價和項目數據的增強可見性。

碳信用通常代表一公噸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要麼被從大氣中移除,要麼沒有釋放到大氣中。這些信用通常來源於可再生能源或林業項目。

在代幣化系統中,每個信用將作爲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存在,提供可驗證和可交易的環境利益的表現。

盡管機構和政府對碳交易的興趣日益增長,但市場在信譽問題上仍然面臨挑戰。

關於綠色洗滌和項目有效性不足的指控引發了人們對某些碳抵消項目完整性的質疑。

摩根大通之前已經爲碳項目提供融資並購買了碳移除信用,現在旨在被認定爲“首選碳銀行。”

從過去的失誤中學習

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大通指出,雖然碳信用“隨着市場基礎設施的增強而有望成熟”,但這一結果遠非板上釘釘。

銀行警告說,如果不解決市場誠信問題或促進創新,可能會進一步損害人們對一個在經歷了一段收縮期後最近停滯不前的市場的信心。

報告還提到了其他組織在碳信用代幣化方面的早期努力,其中一些引發了對雙重計算和涉及已退役信用的交易的擔憂。

這些失誤削弱了信任,並突顯出需要更強有力的框架來支持數字碳市場。

作爲這項新試驗的一部分,摩根大通及其合作夥伴旨在通過與既定的登記系統合作,並優先考慮問責制和可追溯性,來避免這些陷阱。

JP摩根的區塊鏈部門計劃將碳信用證代幣化的文章首次出現在CoinJournal上。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