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容错机制解释

我一直对拜占庭容错这个概念感到着迷。自2008年比特币作为点对点货币系统出现以来,我见证了那么多加密货币的诞生,每个都有其独特的机制。但几乎所有的加密货币都有一个基本要素: 区块链。

区块链是故意设计为去中心化的,作为由分布式计算节点网络维护的数字账本。这项技术使得无需信任的经济系统的创建成为可能,在这些系统中,透明和可靠的金融交易可以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进行。加密货币已成为传统银行系统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而这些系统如此依赖于信任——老实说,谁还信任银行呢?

像大多数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一样,区块链网络的参与者必须定期就区块链的当前状态达成一致——这被称为共识。但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中安全高效地达成这种共识?这远非简单!

那么,分布式节点网络如何达成共识,如果某些节点可能出现故障或不诚实行为呢?这是著名的拜占庭将军问题的基本问题,它催生了拜占庭容错的概念。

拜占庭将军问题

这个逻辑难题是在198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一组拜占庭将军在试图就他们的下一步行动达成一致时可能遇到的沟通问题。

这个困境假设每位将军拥有自己的军队,并且每个军队位于他们想要攻击的城市周围的不同位置。将军们必须达成一致,要么选择进攻,要么选择撤退。无论选择什么行动,只要所有将军能够就执行协调行动达成共识。

因此,让我们考虑这些要求:

  • 每位将军必须决定:进攻还是撤退
  • 一旦决定做出,就无法更改
  • 所有将军必须就同一决策达成一致,以便同步执行

中心挑战是什么?一位将军只能通过信使与另一位将军沟通。这些消息可能会被延迟、破坏或丢失。

更糟糕的是,即使消息正确送达,一个或多个将军也可能选择恶意行动,发送虚假消息以制造混乱。

在区块链的背景下,每个将军代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节点必须就系统的当前状态达成共识。换句话说,分布式网络中的大多数参与者必须达成一致并执行相同的操作,以避免完全失败。

达到这一共识的唯一方法是拥有至少⅔的可靠且诚实的节点。如果网络的大多数决定恶意行为,系统就会变得容易受到攻击——就像这愚蠢的51%攻击,总是让我感到咬牙切齿。

拜占庭容错 (BFT)

拜占庭容错是一个系统能够抵御源于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故障的属性。这意味着一个BFT系统即使在某些节点故障或恶意行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针对这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因此也有多种构建拜占庭容错(BFT)系统的方法。同样,区块链达到这种容错能力也有不同的方式,这将我们引入共识算法。

区块链共识算法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网络达成一致的机制。最常见的是什么?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以比特币为例。

虽然比特币协议规定了系统的主要规则,但PoW算法定义了如何遵循这些规则以实现共识——特别是在验证交易时。

尽管工作量证明的概念早于加密货币,但中本聪开发了一种修改版作为算法,以允许比特币作为BFT系统的创建。

注意,PoW 算法并不是 100% 拜占庭容错的,但由于昂贵的挖矿过程和底层的加密技术,它已被证明是区块链网络中最安全和可靠的实现之一。我觉得这很聪明,即使它并不完美!

最终思考

拜占庭将军问题是一个迷人的难题,最终催生了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BFT系统。除了区块链行业,这些系统还出现在航空、太空甚至核工业中。

在加密货币的背景下,拥有有效的网络通信和良好的共识机制对任何区块链生态系统都是至关重要的。保护这些系统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而现有的共识算法仍然需要克服一些限制,例如可扩展性。尽管如此,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作为拜占庭容错(BFT)系统仍然是非常吸引人的方法,它们的潜在应用显然激励着大规模的创新。

BTC2.2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