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转向实用主义:从泡沫到产品,市场追求真正价值
Web3嘉年华的反思:热情、现实与未来
香港Web3嘉年华的冷清氛围引发了行业的诸多思考。与往年人山人海的盛况相比,今年的活动显得门可罗雀。虽然西装革履的人变多了,但整个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底层逻辑的重构。
这种冷清感或许源于场地布局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筹备不足、嘉宾难邀、项目匮乏等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东西方之间持续存在的隔阂。三年过去了,Web3领域里西方面孔明显减少。即便是以太坊创始人亲临现场,也难掩文化和追求上的巨大差异。
一些人仅将Web3技术当作赌场,通过周期性炒作来影响行业方向,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真正的建设者们的成果。西方大公链对东方的态度,似乎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用户而非伙伴。这种现状不禁让人思考:是别人不愿意合作,还是我们自身存在问题?抑或双方追求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
现实世界资产(RWA)成为今年的主流叙事,但它与过去几年的NFT、铭文、Meme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从宏观角度来看,每个周期的底层依托最终都会被视为正确且正义的。然而,这种宏大叙事往往会忽视众多个体的权益。
抓住主流叙事确实能带来爆发式增长,如某些交易平台通过多链策略和年度叙事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在这个行业里,增长从来不是难事,真正的挑战在于用户留存。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且大多不属于日常刚需。
以太坊创始人的处境也颇为尴尬。无论他如何选择,似乎都难以避免个人或集体的悲剧。尽管他年轻有为、工作勤奋,但30岁的年纪也带来了相应的弱点,如容易被小人包围、陷入言语的陷阱等。
Web3游戏领域虽然不甘心,但可能已经成为一个陷阱。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游戏板块,如今不论是玩家还是投资人都已清醒。目前仍在投入的人,更多是出于生态占位、防守定位或成本考虑。币圈或许更适合专注于金融,而不是游戏开发。
至于熊市是否来临,经历过多个周期的人都知道,熊市恰恰是建设者的机会。DeFi、NFT、元宇宙等概念虽然都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真正被广泛使用的只有稳定币及其相关交易。
新的周期里,不应过分迷信政策。香港的变化确实显著,但底层逻辑仍然是"我们接受它,只要别搞砸了"。如今的市场已被机构接管,小创业者需要适应这个游戏规则,否则可能被淘汰。
展望未来,机会或许在于那些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体的工具层和应用层项目。密码学已达到瓶颈,用户操作对象也在突破限制。现实世界的许多行为无法用密码学证明,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去中心化解决。未来可能需要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的相互妥协。
对于个人而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提升辨别信息的能力,在周期波动中保持良好心态。Web3或许不会成为下一代基础设施,但作为加密金融3.0,它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为追求自由的人群提供最好的工具和设施,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现在,大家不再相信各种吹起来的泡泡,这也体现在会场上。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完,大家转而追求 product-market fit,做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有现金流、有商业模式的产品。
市梦率到市占率,我非常喜欢这种转变,因为这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