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以區塊鏈技術進軍 12 兆美元市場

9/25/2025, 9:27:27 AM
中級
區塊鏈
本文深入解析 Figure 的團隊背景、技術架構、市場定位,以及其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目前金融市場正受到兩股結構性力量驅動:一方面,美國「大美利政策」藉由降息與信貸寬鬆,積極支撐房地產這個佔美國 GDP 近 20% 的核心產業;另一方面,RWA 代幣化正將房貸與信貸資產搬上區塊鏈,直接挑戰規模逾 12 兆美元的傳統市場。

Figure 把握這兩大槓桿:既受惠「Made in USA」政策紅利,亦積極建構鏈上基礎設施,嘗試於抵押貸款及房地產金融領域重塑透明度與效率。關鍵在於,這套模式是否能自小規模試點擴展至主流,或將受限於流動性、治理與監管等結構性因素?

團隊與資本背景

CEO Mike Cagney

SoFi 聯合創辦人,任職期間將放款規模推升至 500 億美元以上,成功將學生貸款和房貸業務搬上網路,讓金融服務從傳統銀行手中脫離,正式開啟 FinTech 新時代。他畢業於 UC Santa Barbara,並於史丹佛商學院取得 Sloan Fellow 資格,專攻應用經濟與管理。Figure 對他而言,不只是新創,而是將 SoFi「資產數位化和上鏈」的願景推向主流金融市場。

COO June Ou 曾任 SoFi 首席營運長,領導風險管理與合規業務,親身處理過最嚴苛的監管挑戰。她畢業於 UC Berkeley,主修電腦科學與數學,具備將工程技術轉化為符合法規產品的能力。

背後資本同樣堅強,包括 Ribbit、DST Global 及 a16z。其中 a16z 早於 2018 年設立 75 億美元區塊鏈主題基金,成功投資 Coinbase、Solana、Uniswap、OpenSea,是「現實資產上鏈(RWA)」的關鍵敘事推手。Figure 獲 a16z 支持,既是資金加持,亦撬動了矽谷、華爾街與 Web3 三重資源。

傳統房地產抵押貸款的痛點

要理解 Figure 切入這個市場的原因,必須先看清傳統房地產抵押貸款的結構性癥結。這是個規模高達 12 兆美元的市場,卻仍運作於「紙本流程+多層中介」的時代。

流動性與效率低落

一筆房貸從申請到核貸,通常需時 30–60 天,期間涉及文件審查、信用評估、資產登記及多方簽署。對借款人而言,代表漫長等待與高額手續成本;對投資人而言,則意味資金沉滯與配置效率不足。

中介層級冗多

銀行是第一層,且後端還有信用評級機構、託管人、投資銀行、二級市場投資人,每層都收費,也讓結算流程更冗長。這結構造成「高成本、資訊不透明、效率低落」的惡性循環。

透明度不足

投資人很難即時掌握抵押品的真實狀況,只能仰賴評級報告或銀行敘述。過去金融危機證明,資訊不對稱是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來源。

Figure 的解方與挑戰

面對傳統房貸市場低效與不透明,Figure 的解方是:以區塊鏈重構全流程。並非完全摒棄現有金融體系,而是力求在「合規與效率」間找到新平衡。

技術層面,Figure 以 Cosmos SDK 打造專屬區塊鏈,採用 PoS(Proof of Stake)驗證機制,讓原本 30–60 天的抵押結算流程,縮短至數天甚至數小時。同時將貸款、抵押、支付等環節標準化為智能合約,使抵押貸款得以自動化執行,並能在二級市場模組化打包、交易、拆分,為機構投資人提供比傳統證券化更具彈性的工具箱。

重點之一是開源。Figure 核心協議基於 Cosmos SDK,不僅可審核且可驗證。在區塊鏈領域,原因有三:

  • 信任機制不同:傳統金融倚賴監管與中介背書,區塊鏈則以程式碼和共識機制為信任基礎。程式碼不開源,外部便難以驗證安全性與公平性。
  • 社群共建:開源吸引開發者及機構參與,形成網絡效應,防止技術被單一公司綁定。
  • 合規審查:監管及審計單位可直接檢查開源程式碼,確保透明與安全,降低黑箱風險。

相較比特幣網路的 PoW(Proof of Work),Figure 採 PoS 強調效率與節能優勢:

  • PoW 靠算力競爭確保安全,雖能耗高但去中心化及抗審查能力強;
  • PoS 以持幣抵押決定驗證權,可加速交易處理、降低能耗,更貼近金融應用需求。

這種設計亦有挑戰:

  • 治理風險:PoS 易導致巨戶掌控話語權,出現「資金集中」現象
  • 節點分布不足:目前驗證節點多為少數機構,易被指為「鏈上版中心化金融」
  • 合規與揭露:Figure 的團隊背景有助監管溝通,但鏈上資訊揭露未達公開市場標準。

此設計利大於弊,是顛覆創新與市場共生之「相對最優解」。Figure 以智能合約、開源技術與 PoS 機制提升效率與透明度;但能否在治理集中、合規審查下持續取得市場機構信任,仍是最大挑戰。

競品與差異化

想「重塑金融」的產品層出不窮,RWA 亦持續熱度。辨識 Figure 定位,必須在傳統金融與 DeFi(去中心化金融)/RWA(現實資產代幣化)兩大地圖上並行比較。

傳統美國房貸市場由 Fannie Mae、Freddie Mac 主導,以 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將資產打包提供二級市場。前述弊病已詳述。這是個規模龐大卻效率低落的「管線系統」,難以滿足現代金融對即時與透明的需求。Figure 的著力點在於將此管線完全數位化、鏈上化,讓流程隨時受驗證。

Web3 領域現有 RWA 與 DeFi 協議包括:

  • Ondo Finance
    將美國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標準化上鏈,提供 OUSG、USDY 等產品,打造鏈上流動性管理基礎設施,規模領先同業。然其著重短債與流動性管理,與房貸這類「長週期、大宗、流程複雜」資產結構相異。

  • Maple Finance
    聚焦機構貸款市場,以鏈上資金池服務加密原生企業,長期放款餘額數億至十億美元,在加密圈提供信用貸款渠道,但借款範疇偏向加密生態,與傳統金融連結薄弱。

  • Centrifuge
    主要將應收帳款與小企業貸款代幣化,為 DeFi 引入非波動性抵押品。鎖倉規模(TVL)數億美元,證實代幣化可行,但仍侷限於利基資產,距離主流房貸市場尚遠。

傳統資管巨頭的鏈上化則迅速發展:

  • BlackRock|BUIDL(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
    由 Securitize 發行公鏈代幣化流動性基金,2025-03-13 AUM 突破 $1B;2025-06-18 起被 Crypto.com、Deribit 等多家加密平台用於抵押;年中媒體報導 AUM 接近 $2B,2025-09-18 市場快照約 $1.9B,已成鏈上美元貨基事實標準。
  • Franklin Templeton|BENJI(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FOBXX)

首支在公鏈記錄份額的美國登記貨基;投資 ≥99.5% 的政府證券、現金及全額擔保回購。2025-09 管理資產約 $7.3–7.4 億;2025-09-18 與 DBS、Ripple(XRP)合作推出 sgBENJI,支援 DBS Digital Exchange 交易、出借及探索代幣抵押應用。

這些協議共同點是完全 DeFi 化:流程透明、社群治理、避開傳統監管;技術多採「既有法律權益(基金份額、SPV 債權、票據)」打包成合規受限鏈上代幣,並用 KYC、白名單、「NAV/現金流預言機」及「受限可轉讓標準」接軌機構資金。優勢在於可驗證、可組合、自動化;侷限於法律監管界線、資產盡調及與傳統金融核心資產的鴻溝。

Figure 與競品的核心差異

  • 定位與範圍:
    Figure 不只是「包裝」既有資產上鏈,更是把「資產生成→登錄→契約→服務→結算→二級流通」整條按揭流程標準化為開源智能合約,主攻美國房貸這條長週期、重流程航道。

  • 資產類型:
    Figure 主攻房貸等核心資產;Centrifuge/Maple 以私募信貸、應收帳款為主;Ondo 聚焦美債/貨基,主打流動性與資產配置。

  • 合規及接入策略:
    Figure 採機構友好、嵌入既有金融體系(託管、KYC、服務商對接);多數 DeFi-RWA 方案則以社群治理與通證包裝為主,與傳統金融耦合度低。

  • 基礎建設深度:
    Figure 嘗試端到端重寫按揭一、二級市場堆疊;Ondo 等多著力於標準化既有產品上鏈與流通,前端起源/服務介入較淺。

  • 技術透明度與可審核性:
    Figure 強調開源、可驗證、可審計,像一座透明工廠,全流程可旁觀;其他 RWA 更像外包加工,只見成品,過程需經多重廠商。

總結:多數競品仍停留在「數億至十億美元級、加密原生或流動性管理」階段,Figure 是少數欲將「美國房貸」這類核心資產鏈上化、基礎設施化的業者。其「獨特性」取決於最終合規及機構採用能否落地,但在資產範疇與基建深度上,Figure 已與主流 DeFi 協議劃清界線,與 Fannie/Freddie 的定位更接近「鏈上基建」而非單一產品。

簡單來說,Figure 是在「修路」而非「賣車」;成敗關鍵仍在合規與機構採用。

市場規模與前景

底層規模與週期順風

  • 房貸大盤
    美國住戶房貸餘額約 $13-14 兆,二級市場 MBS 年內發行 $1.19 兆(年增 21.7%),代理機構 MBS 日均成交 $3,451 億,市場流量明顯回溫。

  • 利率拐點
    30 年房貸利率降至 6.39%(2025 年 9 月 12 日當週),預期聯準會將降息,再融資(refi)申請激增,對 HELOC/重貸呈結構性利多。

  • 年度放款(MBA)
    2025 年總放款量預估 $2.1–2.3 兆,較 2024 年大幅回升。利率每下行 50–100 bps,重貸彈性放大,推升二級市場發行與成交量。

Figure 的實際成長

  • 營收:2025 年上半年 Figure 淨營收 $191M(年增 22.4%),同期由虧轉盈,淨利 $29M。
  • 放款動能: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近 12 個月,Figure 房屋淨值貸款含 HELOC 約 $6B,年增近 30%;其中 $1.3B 經由 Figure Connect 市場化撮合。
  • 資本市場驗證:2025 年 6 月完成 $355M 鏈上 HELOC 證券化(FIGRE 2025-HE3),首次獲 S&P 各分層至 AAA 的評級,投資人組合更為多元。
  • 上市基準:Figure 於 2025 年 9 月 11 日在那斯達克上市,募資 $787.5M,IPO 估值約 $5.29B。

效率、成本、毛利:鏈上化為何更有經濟效益

  • 結算時間:傳統二級流通 T+30–60 天,鏈上標準化及智能合約可將流程縮短至日內或數日,大幅降低資金閒置與人工成本。
  • 實際成本節約:官方與案例顯示,每筆交易可節省數百美元,或逾 100 bps,全流程節費具體可行,亦可推展至發行、服務及再融資自動化。
  • 互通紅利:債權受限代幣化並可於白名單流轉後,即可與 BUIDL/BENJI/OUSG 等鏈上貨基形成抵押與短融的資本效率疊加,將傳統閒置現金轉為 T+0/T+1 流動基金,持續提升毛利率。

估值反推:1 年 / 5 年情境

  • 收入基準:以 2025 年上半年 $191M 推算全年 $380–420M,取 $400M 為計算基準。
  • 股本基準:依 IPO 估值 $5.29B 及發行價 $25,推算流通股本約 212M 股(未含增發/SBC 稀釋)。

A) 1 年目標(至 2026 年)營收假設(反映降息回溫+市占提升):

  • Bear:+15% → $460M
  • Base:+25% → $500M
  • Bull:+35% → $540M

估值模型:EV/Sales 對應 FinTech/RWA 成長性溢價,週期上升時:

  • Bear:9×;Base:14×;Bull:18×
  • 市值 = PS × 營收;股價 = 市值

以 212M 股推估:

  • Bear:$4.14B → $19.5/股
  • Base:$7.00B → $33.0/股
  • Bull:$9.72B → $45.9/股

如稀釋至 230M 股:Bear $18.0/Base $30.4/Bull $42.3。

B) 5 年目標(至 2030 年)營收 CAGR 假設(鏈上化滲透搭配產品拓展):

  • Bear:+15% CAGR → $804.5M
  • Base:+25% CAGR → $1,220.7M
  • Bull:+35% CAGR → $1,793.6M

估值方法:成熟階段採更保守的 EV/Sales:

  • Bear:6×;Base:8×;Bull:10×

以 212M / 230M 股推算:

  • Bear:$4.83B → $22.8 / $21.0
  • Base:$9.77B → $46.1 / $42.5
  • Bull:$17.9B → $84.6 / $78.0

直觀解讀:降息推升量、鏈上化提升效率。若 Figure 能將「放款起源—服務—證券化—二級流通」透過開源合約落實可審核、可組合,並隨機構將 BUIDL / BENJI / OUSG 納入抵押體系,連動效率、毛利與估值倍數自然提升。反之,若利率難下調、合規及採用不如預期,估值倍數將回歸低位區間。

本節模型以「營收 × EV/Sales」為核心,倍數參考同業區間與週期分布,未計入 FOMO 或敘事驅動的短暫倍數放大。未來如遇敘事溢價(媒體關注、資金持續流入、指數或機構被動配置),影響主要反映在估值倍數提升,而非短期現金流改善,此類溢價僅供觀察,不列作基線。

策略落點與風險開關

政策與基礎建設雙重利多

  • 政策預期提升:美國聯邦層級的穩定幣天才法案(GENIUS Act)已正式生效,為「受限可轉讓+KYC 白名單」合規代幣化資產奠定基礎;SEC 新任主席 Paul Atkins 的監管態度偏向「明確規範、可預期執法」,有利機構於合規範圍內採納鏈上工具。使「既有流程鏈上化」由可行性討論邁向制度化落地。
  • 機構抵押品互通加速:BlackRock BUIDL 已獲 Crypto.com、Deribit 等加密平台採用作交易抵押;Franklin Templeton 與 DBS/Ripple 推出 sgBENJI,開放合格投資人於 DBS Digital Exchange 交易、借貸及探索抵押用途。這些里程碑意謂「合規基金 ↔ 鏈上抵押」通道成型,為 Figure 未來二級流通與資本效率帶來外部條件。
  • 敘事多重疊加:Figure 同時擁有 Made in USA × RWA × FinTech 三重標籤;在共和黨政府強調在地金融創新、美元數位化語境下,屬於政策與產業敘事交會的受益者。

值得期待的格局

房地產體量雖大,紅利已被市場預期,大家耳熟能詳。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未來是否會推動貸款購買其他資產,如比特幣,或以比特幣抵押提高貸款額度。

風險:鏈上化不代表免疫市場大環境

  1. 房地產「硬流動性」取決於司法處置與市場深度;鏈上化壓縮作業流程,卻無法改變最終處置週期。2025 年第二季,美國平均法拍耗時仍達 645 天。房市走弱時,Figure 的加速反而縮短周轉週期,現金回流不一定能配合負債端節奏,傳統大型機構更具抗風險能力。
  2. 監管和政策路徑依賴:雖有 GENIUS Act 基礎,但其他配套如 CLARITY Act 等仍待國會推動;SEC 雖趨向「可預期」,但人事更迭與事件影響下監管基調可能波動,短線變化不可忽視。敘事非現金流,估值持續性終究取決於規則細節與採用速度。
  3. 技術治理及集中風險:PoS 帶來效能與效率,但同時伴隨質押權力集中、治理權過度集中的風險;金融等級應用需於吞吐量、去中心化與運維風險間取得穩定平衡,並以開源及持續外部審計爭取市場信任。

我的自白

我是區塊鏈產業的老手,早期參與、一路見證,也始終相信其潛力。但說實話,除買賣房產及研究房貸利率外,我從未持有房地產類股票,這是我的盲點。

我有個心態也必須坦誠:我總以「四年一循環」模式看待區塊鏈市場。上一輪 Mara / Coinbase / Riot 上市熱潮,我於加密資產獲利後陸續離場,這經驗讓我更警覺,每日自問「這次真的不一樣嗎?」容易把「敘事高點」視為風險警訊。這份警覺雖讓我多次躲過暴跌,但也可能讓我對新事物過於保守。

Figure 讓我反覆思考。它非炒幣、非「空氣故事」,而是低調改寫金融流程,用戶體驗如同一般銀行,不深究甚至不知其底層是區塊鏈。這種「技術隱形、體驗正常」正是我所欣賞,代表市場真的接受而非被教育。因此我提醒自己,區塊鏈 ≠ 加密貨幣。應以現金流、效率、規模判斷,而非僅看周期與情緒。

我最大顧慮在於 SEC 監管態度所引發的波動。以太幣(ETH)近年來 SEC 不斷變動立場,導致價格如雲霄飛車,甚至長期低迷,錯過整波牛市。對 Figure 來說,我傾向先以小額布局,持續觀察是否有更有信心的信號。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substack,著作權歸原作者 @btyc 所有,如有異議請洽 Gate Learn 團隊,將依流程盡快處理。
  2.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各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標明 Gate 前,禁止複製、傳播或抄襲本譯文。

分享

幣圈日曆
項目進展
Foresight News 消息,Theta Network 發推表示適用於 Android 設備的 Theta Edge Node 移動版本計劃於 9 月 25 日推出,此版本具有可在消費級 Android 移動設備上運行的視頻對象檢測 AI 模型(VOD_AI) 。
AI
-2.63%
2025-09-25
代幣解鎖
Venom(VENOM)將於 9 月 25 日 16:00 解鎖 5926 萬枚代幣,價值約 849 萬美元,佔流通量的 2.28%。
VENOM
0.12%
2025-09-25
活動預告
ULTILAND 舉辦的 AMA「AI 與 RWA 如何構建下一個萬億美元加密市場」將於 9 月 25 日 19:00–19:45 進行,嘉賓包括 ULTILAND 市場負責人 Ryan、The StarAI 市場負責人 Joseph、Cosmic Cipher 首席市場官 Michael Yumin Gehles、Notes SocialFi 首席市場官 Gregory、PredicXion 首席戰略官 Patrick。
AI
-2.63%
2025-09-25
NFT AI 產品發布
Nuls將在第三季度推出一款NFT AI產品。
NULS
2.77%
2025-09-25
dValueChain v.1.0 發布
Bio Protocol 將在第一季度推出 dValueChain v.1.0。它旨在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健康數據網絡,確保在 DeSci 生態系統中醫療記錄的安全、透明和防篡改。
BIO
-2.47%
2025-09-25

相關文章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進階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Solana在發展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最近,嚴重的網絡擁塞導致交易失敗率高,費用增加。因此,一些人建議使用Layer 2和應用鏈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探討了該策略的可行性。
6/21/2024, 6:56:40 AM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中級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Sui 是一個權益證明 L1 區塊鏈,具有新穎的架構,其以物件為中心的模型可以通過驗證器級別的擴展實現交易的並行化。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將介紹Sui區塊鏈的獨特功能,將介紹SUI代幣的經濟前景,並將解釋投資者如何通過Sui應用程式活動瞭解哪些dApp正在推動鏈的使用。
8/13/2025, 7:33:58 AM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進階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最近,一些 Web3 參與者由於下載了讀取瀏覽器 cookie 的虛假 Chrome 擴展程式,從他們的帳戶中損失了資金。SlowMist團隊對這種騙局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6/12/2024, 3:26:44 PM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新手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牛市場是一個敘事對加密項目意味著一切的時代。由於目前的市場正處於成長期,許多專案都顯示出數百個倍數,但很少有獵人能夠理解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5/27/2024, 9:55:34 AM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中級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Zircuit是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完全相容的zk Rollup。它目前處於測試網階段。它通常可以理解為使用zk技術的以太坊L2。從本質上講,它仍然是解決以太坊本身的性能和效率問題,並説明交易更好更快地執行。與OP架構相比,Zircuit可以實現zkEVM Rollup的快速一致的性能,而無需提現交易的挑戰期。
6/20/2024, 2:33:10 AM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進階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慧 (AI) 和 Web3 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整合的潛在價值和影響。AI 擅長提高生產力,而 Web3 通過去中心化改變生產關係。這些技術的結合帶來了數據分析、個人化使用者服務以及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創新應用。
6/7/2024, 5:04:48 AM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