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市場已形成由Novo Nordisk與Eli Lilly兩大龍頭主導的雙寡頭格局,預計至2025年,兩者將合計掌握全球超過50%的市占率。這種高度集中化現象,象徵醫藥產業結構的重大變革,尤其在快速成長的肥胖與糖尿病治療領域表現尤為突出。
Eli Lilly憑藉策略布局及技術創新快速成長。公司旗下以tirzepatide為基礎的藥物(糖尿病用Mounjaro與肥胖用Zepbound)讓其晉身產業領導地位,打破Novo Nordisk過往的獨佔格局。
市場預測進一步凸顯雙寡頭局面的規模:
| 公司 | 產品 | 2025年預估銷售額 | 市場地位 |
|---|---|---|---|
| Eli Lilly | Zepbound | 180億美元 | 市場領導者 |
| Novo Nordisk | Wegovy | 165億美元 | 第二位 |
Eli Lilly在美國市場持續擴大市占,Novo Nordisk則於全球市場展現強勁實力,於美國以外區域仍保有約71%市占率。兩家公司加速推動新一代療法研發,包括口服製劑與複合藥物,積極拓展市場疆界。
這兩大巨頭的市場主導力,深刻影響GLP-1領域的價格、可近性與創新。預期至本世代末,該市場規模將攀升至1500億美元。
GLP-1受體促效劑市場正朝更便利、更高效的創新製劑發展。2025年ADA年會最新進展顯示,製藥產業的新一代GLP-1療法重點鎖定三大創新方向。
Eli Lilly的orforglipron於口服劑型領域取得突破,預計可解決GLP-1肽類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挑戰。Novo Nordisk則推出25mg口服版Wegovy,目前正接受FDA審查,應用於體重管理及心血管風險控制。
產業同時積極推動長效製劑創新。maridebart cafraglutide作為每月注射方案,有望顯著提升用藥依從性,相較每日或每週給藥更具優勢。
| 新一代GLP-1創新方向 | 典型代表 | 主要優勢 |
|---|---|---|
| 口服製劑 | Orforglipron、25mg口服Wegovy | 提升患者接受度,促進早期介入 |
| 長效注射劑 | Maridebart cafraglutide | 每月一次,依從性更高 |
| 多靶點機制 | GLP-1/GIP雙重促效劑 | 體重減輕提升(15%-20%),改善代謝結果 |
上述創新回應患者實際需求:減少腸胃道反應與肌肉流失等副作用,並可同時作用於多條代謝通路。特別是口服劑型問世,有望以更早介入方式重塑糖尿病及肥胖治療格局。
儘管GLP-1受體促效劑在體重管理上成效卓越,但其長期療效與安全性仍存在不確定性。臨床研究顯示,停藥後患者普遍出現體重迅速反彈。STEP 4隨機臨床試驗證實,停止司美魯肽治療的患者在數月內體重快速回升,早期減重成效大幅流失。
體重反彈問題對醫療決策與患者管理構成重大挑戰,詳如下:
| 指標 | GLP-1治療期間 | 停藥後 |
|---|---|---|
| 體重 | 持續下降 | 迅速回升(一年內高達75%) |
| 代謝指標 | 改善 | 回復至基線 |
| 心血管風險 | 降低 | 可能上升 |
除體重反彈外,最新研究亦指出長期安全風險,包括腸胃道併發症、膽囊疾病與胰臟炎。一項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整合分析顯示,GLP-1受體促效劑使用與膽囊及膽道疾病風險相關。心血管結局尚未定論,部分研究顯示保護效果,部分則對特定族群提出警示。
美國糖尿病學會呼籲持續研究,全面評估這些長期風險,特別是在相關藥物用於體重管理日漸普及的情況下。
ADA具備強勁潛力,採用先進區塊鏈技術並具良好擴充性,基於科學方法持續發展。隨著生態擴展與應用增加,ADA有望成為加密市場理想投資標的。
目前ADA價格不足1美元,未來漲至10美元屬長線可能。其成長空間取決於市場走勢與後續發展。
預測顯示,2030年1枚Cardano價值可能介於5.50至6.58美元之間,但實際價格仍受市場和技術進展影響。
Cardano並未「死亡」。隨著Chang重大升級推進,平台即將實現去中心化治理並持續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