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Particle 網路(PARTI)?

中級4/27/2025, 3:18:23 AM
了解 Particle 網路如何通過 $PARTI 代幣、通用帳戶和去中心化治理實現區塊鏈訪問的一體化。

簡介

Particle 網路是一個 Layer-1 區塊鏈,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用戶和流動性分散的問題。它引入了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和統一的餘額與多個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進行交互。這種方式簡化了用戶體驗,免去了多錢包管理和復雜的跨鏈交易。

Particle 網路的架構包含多個組件,例如 Master Keystore Hub,用於協調不同網路上的智能合約部署;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ecentralized Messaging Network),爲安全的跨鏈交易提供統一通道;以及去中心化打包器(Decentralized Bundler),從公共內存池中收集並處理交易,實現跨鏈執行。網路安全通過雙重質押機制得以保障,涉及兩個運營者池:一方質押原生代幣 $PARTI,另一方質押比特幣(BTC)。兩方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從而增強網路的整體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了解 Particle 網路如何通過 $PARTI 代幣質押與鏈上治理實現去中心化決策

什麼是 Particle 網路(PARTI)?

Particle 網路是一個 Layer-1 區塊鏈,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生態中用戶與流動性分散的問題。它引入了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和統一餘額,在多個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中進行交互。這種方式簡化了用戶體驗,省去了多個錢包和復雜跨鏈操作的需求。

Particle 網路的架構由多個關鍵組件組成,以支持其功能。Master Keystore Hub 作爲中心協調器,管理不同網路間智能合約的部署與更新,確保通用帳戶實例的一致性與同步。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ecentralized Messaging Network)爲跨鏈交易提供統一、安全且快速的通道;而去中心化打包器(Decentralized Bundler)則從公共內存池中收集並處理交易,實現跨鏈執行。這些組件協同運作,有效管理與結算跨鏈操作。

Particle 網路通過雙重質押機制保障安全性,設有兩個運營者池:一方質押原生代幣 $PARTI,另一方質押比特幣(BTC)。兩方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共同增強網路的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此外,Particle 網路還採用聚合型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整合多個數據提供者,以提升性能並確保數據冗餘。

原生代幣 $PARTI 在生態系統中具有多重用途。它不僅用作所有支持鏈上的 gas 代幣,還可用於通用流動性框架下的結算,同時持有者可參與網路治理。$PARTI 的總供應量固定爲 10 億枚,分配計劃包括社區增長、私募、團隊與顧問、空投及儲備等部分。

Particle 網路的歷史、團隊與投資方

Particle 網路於 2022 年 5 月由王鵬宇(Pengyu Wang)和潘濤(Tao Pan)創立。兩位創始人此前曾在社交遊戲平台 MiniJoy 共事,王鵬宇擔任 CEO,潘濤負責技術開發。王鵬宇畢業於清華大學,擁有豐富的消費級應用開發與初創公司管理經驗;潘濤(亦名 Peter Pan)則轉向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現爲 Particle 網路的 CTO。項目初期聚焦於錢包抽象(Wallet Abstraction,WA),通過社交登入生成可嵌入的錢包,爲 dApp 提供更簡便的 Web2 用戶接入方式。

團隊開發的 WA 模塊化架構支持超過 60 條區塊鏈,並已集成至 900 多個去中心化應用中,幫助用戶資產安全超 20 億美元。隨着生態演進,項目擴展至帳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AA)領域,並在其基礎設施中內建完整 AA 架構,由此推出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支持用戶跨鏈使用一個帳戶和統一餘額。

團隊還開發了 BTC Connect 協議,使原生比特幣用戶可通過 BTC 籤名與 EVM 兼容網路交互。該協議結合了比特幣 Layer-2 解決方案與錢包服務商,提升互操作性。通過這些發展,Particle 網路已覆蓋超過 1700 萬用戶,帳戶抽象相關交易處理量超過 1000 萬筆。

在 2024 年 6 月,該項目通過一輪融資籌集了 2500 萬美元,用於繼續建設其鏈抽象基礎設施。此次融資由 Spartan Group 和 Gumi Crypto 領投,SevenX Ventures、Morningstar Ventures、HashKey Capital、MH Ventures、UOB Venture Management、Flow Traders 和 SNZ 參與。早期投資者包括 Animoca Ventures、LongHash Ventures 和阿裏巴巴集團。這些資金將用於支持通用帳戶的開發和推動鏈抽象理念的進展。

Particle 網路的主要特點

通用帳戶

通用帳戶是 Particle 網路用於跨鏈身分和資產管理的解決方案。用戶無需爲每個區塊鏈提供獨立的錢包地址,通用帳戶允許用戶使用單一帳戶在支持的網路上進行操作。這種結構減少了用戶管理多個私鑰或手動橋接資產的需求。技術上,這些帳戶基於 ERC-4337 構建,並由 Particle 網路的基礎設施進行協調,確保帳戶在所有參與鏈上的狀態同步。從通用帳戶發起的交易通過去中心化打包器和執行者網路處理,指令被解讀並以打包原子方式跨鏈執行。

通用帳戶模型在帳戶層面引入了抽象,簡化了與去中心化應用交互的界面。用戶可以通過社交登入集成創建帳戶,或連接現有錢包。一旦創建了通用帳戶,它可以自動匯聚來自不同區塊鏈的資金,計算實現交易的最佳路徑,並在無需用戶手動幹預的情況下完成結算。

UniversalX

UniversalX 是由 Particle Network 構建的交易平台,旨在實現無需手動跨鏈橋接資產的代幣兌換和跨鏈操作。它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保持非托管性質,不接觸用戶資金,確保非托管保障。用戶可以將來自多個鏈的資產存入其 Universal 帳戶,實現資產餘額的統一視圖。這使得用戶可以使用單一餘額進行跨鏈交易,消除了多鏈交互中常見的資產碎片化問題。UniversalX 還支持 gas 抽象,用戶可使用任意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手續費,無需每條鏈的原生代幣。

UniversalX 的架構依賴於一個由流動性提供者組成的網路以及鏈上路由機制來完成跨鏈交易。該路由系統計算執行交易的最優路徑,並將指令發送至捆綁器和執行器基礎設施,從而跨鏈完成實際交易。UniversalX 已集成至 Universal SDK,開發者可將此交易功能嵌入自己的 dApp 中。用戶通過集成了 Universal SDK 的 dApp 可直接發起交易,無需在不同協議或界面之間切換。

Universal SDK

UniversalX 是由 Particle 網路構建的交易平台,旨在實現代幣交換和跨鏈操作,無需用戶手動橋接資產。它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托管用戶資金,始終保持非托管保障。用戶可以將多個鏈上的資產存入其通用帳戶,該帳戶將餘額整合爲統一的視圖。這使得用戶可以使用單一餘額在不同鏈上進行交易,消除了跨多個網路交互時通常存在的碎片化問題。UniversalX 還支持 gas 抽象,意味着用戶可以使用任何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費用,而不需要每個鏈的原生代幣。

UniversalX 的架構利用流動性提供者網路和鏈上路由機制來完成跨鏈交易。該路由系統計算執行交易的最佳路徑,並向打包器和執行器基礎設施發送指令,後者負責跨鏈執行實際交易。UniversalX 集成於通用 SDK 中,開發者可以將這一交易功能嵌入到他們自己的 dApp 中。通過實現 Universal SDK 的 dApp 交互的用戶,可以直接執行交易,無需在不同協議或界面之間切換。

$PARTI 空投

$PARTI 代幣空投是一個面向早期社區貢獻者和參與相關活動的用戶的分發計劃。總供應量的 9% 被分配用於此次空投,資格依據鏈上活動、活動參與情況和在支持的合作夥伴社區中的互動情況來確定。持有 $PARTI Diamond、參與像 People’s Launchpad 這樣的活動,或與特定 NFT 收藏(包括 ALLY 和 CAPYBARA)相關的用戶,均符合空投資格。分發通過 UniversalX 執行,並與通用帳戶綁定,使得接收者無論主要使用哪個鏈,都可以領取代幣。

領取過程要求用戶訪問 UniversalX 平台,並通過其通用帳戶進行身分驗證。平台的基礎設施抽象化了驗證空投資格和分發代幣的多鏈復雜性。參與者可以直接將空投分配接收到其通用帳戶中,然後將代幣用於支付 gas、質押或交易。

Particle 網路的技術架構

Particle 網路的技術架構基於 Cosmos SDK 構建,並運行在 CometBFT 共識機制下。該框架支持其鏈抽象基礎設施,使得通用帳戶、通用流動性和通用 gas 等核心功能得以實現。這些模塊通過模塊化和互操作的架構進行協調,強調可擴展性、安全性和跨鏈操作性。

Cosmos SDK 是一個開源框架,用於構建可以通過跨鏈通信協議(IBC)互相交互的自定義區塊鏈。它爲開發特定應用的區塊鏈(稱爲應用鏈)提供了標準化的結構,並具有可定制的模塊,如治理、質押、懲罰等。通過利用 Cosmos SDK,Particle 網路借助成熟的開發環境,並與其他基於 Cosmos 的鏈兼容,從而實現其跨鏈帳戶抽象和流動性特性。SDK 的模塊化還使得 Particle 網路能夠定制其本地 gas 邏輯和密鑰管理中心等組件,同時保持性能。

Particle 網路使用 CometBFT,這是 Tendermint BFT 的進化實現。CometBFT 將拜佔庭容錯與快速最終性相結合,使得網路能夠容忍最多三分之一的惡意或離線驗證者節點,同時保持活躍性和一致性。一旦大多數驗證者籤署一個區塊,該區塊就會被最終確認,避免了傳統工作量證明系統中使用的概率最終性。

該架構通過 Particle 的專用組件進一步擴展了這一基礎。Master Keystore Hub 確保在所有集成的區塊鏈中生成和管理帳戶的一致性。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MN)由中繼節點組成,這些節點監聽外部鏈上的事件,並將消息路由到 Particle 鏈進行同步。去中心化打包器從共享內存池中收集交易批次,並與打包器節點協調處理,以減少 gas 開銷並優化吞吐量。

爲了增強安全性,Particle 網路實現了雙重質押系統。一組驗證者質押原生 $PARTI 代幣,而另一組驗證者通過 Babylon 協議進行比特幣質押,爲網路共識添加了基於比特幣的經濟最終性。這兩組驗證者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從而創建了額外的冗餘和容錯層,補充了核心 CometBFT 保證。

什麼是 PARTI 代幣?

PARTI 代幣的用途

$PARTI 代幣是 Particle 網路的原生資產,用於支持網路操作、激勵參與者並協調跨鏈基礎設施。它作爲 Particle 鏈上的 gas 代幣,所有交易的費用,盡管用戶使用的是其他代幣,最終都將以 $PARTI 進行結算。該代幣還作爲網路雙重共識機制中的質押資產,允許參與者貢獻驗證工作並獲得獎勵。$PARTI 持有者可以參與治理,並就協議決策進行投票。

PARTI 代幣供應量和分配

$PARTI 代幣的總供應量上限爲 10 億,分配到多個類別,以支持網路操作、社區增長、流動性和長期可持續性。分配如下:

  • 社區增長 (40%) – 這是最大的分配,用於社區相關的舉措。分配分爲五個階段,其中 22.5% 在代幣生成事件(TGE)時釋放。此部分支持激勵計劃、用戶獲取和長期參與。此類別的代幣用於與生態系統參與者對齊並推動 Particle 網路基礎設施的採納。
  • 私人銷售 (24.39%) – 分配給早期投資者,此部分有 6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36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該結構旨在確保與戰略支持者的長期一致性,同時避免短期市場壓力。這些資金支持早期開發和生態系統擴展。
  • 團隊和顧問 (12.11%) – 分配給參與建設和指導項目的貢獻者和顧問,此部分設有 12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48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這一結構鼓勵持續貢獻,並確保團隊激勵與長期協議結果一致。
  • Binance HODLer 空投 (6%) – 爲持有 BNB 的用戶保留,旨在獎勵用戶忠誠度並促進用戶註冊。分配分爲兩部分,50% 在 TGE 時釋放,50% 在 6 個月後釋放。
  • 流動性 (5%) – 此部分在 TGE 時完全解鎖,用於支持代幣在受支持的交易所和協議中的流動性。它確保了市場深度和交易可用性。
  • IDO (5%) – 分配給公開代幣銷售,IDO 供應量在 TGE 時 100% 解鎖。此分配支持代幣的去中心化訪問,並幫助將 $PARTI 分發給更廣泛的用戶。
  • 儲備 (5%) – 爲未來的戰略用途保留,此部分在 TGE 後 4 個月解鎖。它可以用於支持不可預見的需求、協議升級或生態系統支持工作。
  • KOL 輪次 (1.5%) – 分配給營銷合作夥伴和活動參與者,此部分分三個階段釋放:TGE 時 20%,6 個月後 40%,15 個月後 40%。它旨在支持在發布階段的推廣和網路可見性。
  • Binance 錢包空投 (1%) – 在 TGE 時完全解鎖,此類別面向 Binance 錢包用戶,通過直接分發到活躍錢包來促進 Particle 基礎設施的使用。

PARTI 代幣解鎖計劃

每個分配類別都有一個結構化的解鎖時間表。團隊和顧問代幣設有 12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是 48 個月的線性解鎖期。私人銷售代幣設有 6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36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KOL 輪次參與者在 TGE 時獲得 20%,6 個月後獲得 40%,剩餘的 40% 在 15 個月後釋放。流動性、IDO 和 Binance 錢包空投代幣在 TGE 時完全解鎖。Binance HODLer 空投分爲兩個階段釋放:50% 在 TGE 時釋放,50% 在 6 個月後釋放。儲備代幣在 TGE 後 4 個月解鎖。此分配模型旨在使各方的長期激勵保持一致,同時減少短期代幣供應衝擊。

Particle 網路的經濟設計

Particle 網路的經濟設計圍繞着 $PARTI 代幣在基礎設施、激勵和治理中的使用。該代幣作爲 Particle Chain 的原生 gas 資產,意味着所有交易費用最終都將以 $PARTI 結算,無論用戶最初使用的是什麼代幣。它還用於網路的權益證明(PoS)系統中的質押,並且是參與共識過程的驗證者所必需的組件。治理參與對質押 $PARTI 代幣的持有者開放,使他們能夠對影響協議開發和運營決策的提案進行投票。

固定供應量爲 10 億 $PARTI 代幣,分配到多個細分領域,並設有特定的解鎖計劃。這些分配包括社區增長、私人銷售、團隊薪酬、流動性、空投和儲備。每個分配組都有不同的時間釋放機制,以控制發行速度並維持流通供應的穩定。團隊和私人投資者的代幣最初會被鎖倉,並在幾年內逐步釋放,以保持與長期發展的對齊。

該網路採用雙重質押系統,結合了兩種資產:$PARTI 和比特幣。驗證者被分爲兩個池,一個質押 $PARTI,另一個通過 Babylon 的質押機制使用 BTC。兩個驗證者池必須獨立批準操作以確保最終性,從而創建一個依賴於具有不同風險特徵和資產基礎的參與者的共識系統。比特幣質押是自托管的,不需要資產橋接,從而降低了對手風險,同時引入了外部經濟安全性。

比較分析:Particle 網路與其同行

Particle 網路 vs. NEAR 協議

NEAR 協議是一種高性能的 Layer 1 區塊鏈,利用名爲 Nightshade 的獨特分片機制來實現可擴展性。與 Particle 網路的鏈抽象方法不同,NEAR 側重於提供一個可擴展且開發者友好的平台,具備帳戶抽象和可讀帳戶名等功能。NEAR 的架構旨在通過提供低交易費用和快速最終性來支持廣泛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雖然 Particle 網路和 NEAR 都旨在提升用戶體驗,Particle 網路強調跨鏈互操作性,而 NEAR 則專注於其自身生態系統內的可擴展性。

NEAR 的 FastAuth 系統允許用戶通過電子郵件註冊並結合生物識別技術來替代復雜的私鑰管理,從而大大提升用戶體驗的流暢性。此外,NEAR 通過其 MPC 網路支持多鏈籤名驗證,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在其他區塊鏈上籤署交易,避免了多鏈帳戶管理的復雜性。與此相對,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Accounts 作爲 ERC-4337 智能帳戶,附加於預先存在的 EOA,通過自動路由和執行原子跨鏈交易,將多個鏈上的代幣餘額聚合到一個地址中。

Particle 網路與 Instadapp 的 Avocado

Avocado 是由 Instadapp 開發的智能錢包解決方案,使用戶能夠通過單一界面與多個區塊鏈上的不同 DeFi 協議進行交互。它通過抽象化跨鏈交互的復雜性,使用戶能夠管理資產並執行交易,而無需手動切換網路。Avocado 的方法與 Particle 網路簡化跨區塊鏈用戶體驗的目標一致。然而,盡管 Particle 網路通過構建全新的 Layer 1 基礎設施來實現這一目標,Avocado 作爲 Layer 解決方案,通過利用現有網路提供其服務。

Avocado 的 Paymaster gas tank 功能使用戶能夠使用 USDC 支付所有的 gas 費用,消除了需要爲每個網路管理多個本地 gas 代幣的需求。該功能通過允許使用穩定幣支付 gas 費用來簡化用戶體驗,特別是對於更熟悉法幣的用戶來說尤爲有利。相對而言,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Gas 功能允許用戶使用任何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費用,提供了在不同區塊鏈上管理 gas 費用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從安全角度來看,Avocado 確保用戶在其 Avocado 錢包上發起鏈上交易時,能夠享受與直接在該鏈上交易相同的安全性。這一設計選擇在增強用戶體驗的同時,保持了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Particle 網路採用雙重質押機制,涉及兩個驗證者池:一個質押本地的 $PARTI 代幣,另一個通過 Babylon 協議質押比特幣。兩個池必須獨立驗證交易。這一方法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Particle 網路與 XION

XION 是一個模塊化的 Layer 1 區塊鏈,旨在通過集成 Web2 和 Web3 功能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它專注於爲開發者提供工具,構建能夠與多個區塊鏈互動的應用,而無需用戶管理復雜的錢包設置或理解區塊鏈的復雜性。XION 強調用戶友好的界面和開發工具,這與 Particle 網路的目標相契合。然而,Particle 網路通過其自己的 Layer 1 區塊鏈和如 Universal Accounts 等功能提供了更爲集成的鏈抽象解決方案,這使其在市場上與衆不同。

XION 的 Meta Accounts 是一種智能合約帳戶解決方案,類似於 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Accounts。然而,Meta Accounts 從 XION 的 Layer 1 發起跨鏈交易,而 Universal Accounts 則從源區塊鏈發起跨鏈交易,然後通過 Particle 網路的 Layer 1 中繼並進一步協調這些交易。這一區別影響了兩種平台的用戶體驗和底層架構。

Particle 網路治理

Particle 網路的治理結構基於代幣加權參與,$PARTI 代幣的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代幣並投票表決提交的提案,參與協議決策。該模型允許參與者影響與協議升級、基礎設施調整和功能開發相關的變更。爲了參與治理,用戶必須質押一定數量的 $PARTI,這也有助於網路的 Proof-of-Stake 共識。提案可以由社區成員或利益相關者發起,提交後會經過資格審核流程,符合要求的提案將提交投票。投票權根據質押的 $PARTI 數量成比例分配,使決策權與對網路的長期承諾相一致。

結論

Particle 網路通過統一的基礎設施實現跨多個區塊鏈的互動,結合了如 Universal Accounts、去中心化執行層和雙重質押等技術組件,並擁有明確的代幣經濟體系。其原生代幣 $PARTI 作爲交易費用、流動性結算、質押和鏈上治理的基礎,且分配和解鎖計劃旨在與長期參與保持一致。治理通過基於質押的模型向所有 $PARTI 持有者開放,允許社區投票決定協議變更並爲其戰略方向做出貢獻。通過其模塊化架構和代幣驅動的協調,Particle 網路提供了一個抽象跨鏈用戶體驗的框架,同時保持去中心化控制。

Autor: Matheus
Tradutor(a): Viper
Revisor(es): Piccolo、Edward、Joyce
Revisor(es) de tradução: Ashley
* As informações não se destinam a ser e não constituem aconselhamento financeiro ou qualquer outra recomendação de qualquer tipo oferecido ou endossado pela Gate.io.
* Este artigo não pode ser reproduzido, transmitido ou copiado sem fazer referência à Gate.io. A violação é uma violação da Lei de Direitos de Autor e pode estar sujeita a ações legais.

什麼是 Particle 網路(PARTI)?

中級4/27/2025, 3:18:23 AM
了解 Particle 網路如何通過 $PARTI 代幣、通用帳戶和去中心化治理實現區塊鏈訪問的一體化。

簡介

Particle 網路是一個 Layer-1 區塊鏈,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用戶和流動性分散的問題。它引入了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和統一的餘額與多個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進行交互。這種方式簡化了用戶體驗,免去了多錢包管理和復雜的跨鏈交易。

Particle 網路的架構包含多個組件,例如 Master Keystore Hub,用於協調不同網路上的智能合約部署;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ecentralized Messaging Network),爲安全的跨鏈交易提供統一通道;以及去中心化打包器(Decentralized Bundler),從公共內存池中收集並處理交易,實現跨鏈執行。網路安全通過雙重質押機制得以保障,涉及兩個運營者池:一方質押原生代幣 $PARTI,另一方質押比特幣(BTC)。兩方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從而增強網路的整體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了解 Particle 網路如何通過 $PARTI 代幣質押與鏈上治理實現去中心化決策

什麼是 Particle 網路(PARTI)?

Particle 網路是一個 Layer-1 區塊鏈,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生態中用戶與流動性分散的問題。它引入了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和統一餘額,在多個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中進行交互。這種方式簡化了用戶體驗,省去了多個錢包和復雜跨鏈操作的需求。

Particle 網路的架構由多個關鍵組件組成,以支持其功能。Master Keystore Hub 作爲中心協調器,管理不同網路間智能合約的部署與更新,確保通用帳戶實例的一致性與同步。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ecentralized Messaging Network)爲跨鏈交易提供統一、安全且快速的通道;而去中心化打包器(Decentralized Bundler)則從公共內存池中收集並處理交易,實現跨鏈執行。這些組件協同運作,有效管理與結算跨鏈操作。

Particle 網路通過雙重質押機制保障安全性,設有兩個運營者池:一方質押原生代幣 $PARTI,另一方質押比特幣(BTC)。兩方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共同增強網路的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此外,Particle 網路還採用聚合型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整合多個數據提供者,以提升性能並確保數據冗餘。

原生代幣 $PARTI 在生態系統中具有多重用途。它不僅用作所有支持鏈上的 gas 代幣,還可用於通用流動性框架下的結算,同時持有者可參與網路治理。$PARTI 的總供應量固定爲 10 億枚,分配計劃包括社區增長、私募、團隊與顧問、空投及儲備等部分。

Particle 網路的歷史、團隊與投資方

Particle 網路於 2022 年 5 月由王鵬宇(Pengyu Wang)和潘濤(Tao Pan)創立。兩位創始人此前曾在社交遊戲平台 MiniJoy 共事,王鵬宇擔任 CEO,潘濤負責技術開發。王鵬宇畢業於清華大學,擁有豐富的消費級應用開發與初創公司管理經驗;潘濤(亦名 Peter Pan)則轉向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現爲 Particle 網路的 CTO。項目初期聚焦於錢包抽象(Wallet Abstraction,WA),通過社交登入生成可嵌入的錢包,爲 dApp 提供更簡便的 Web2 用戶接入方式。

團隊開發的 WA 模塊化架構支持超過 60 條區塊鏈,並已集成至 900 多個去中心化應用中,幫助用戶資產安全超 20 億美元。隨着生態演進,項目擴展至帳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AA)領域,並在其基礎設施中內建完整 AA 架構,由此推出通用帳戶(Universal Accounts),支持用戶跨鏈使用一個帳戶和統一餘額。

團隊還開發了 BTC Connect 協議,使原生比特幣用戶可通過 BTC 籤名與 EVM 兼容網路交互。該協議結合了比特幣 Layer-2 解決方案與錢包服務商,提升互操作性。通過這些發展,Particle 網路已覆蓋超過 1700 萬用戶,帳戶抽象相關交易處理量超過 1000 萬筆。

在 2024 年 6 月,該項目通過一輪融資籌集了 2500 萬美元,用於繼續建設其鏈抽象基礎設施。此次融資由 Spartan Group 和 Gumi Crypto 領投,SevenX Ventures、Morningstar Ventures、HashKey Capital、MH Ventures、UOB Venture Management、Flow Traders 和 SNZ 參與。早期投資者包括 Animoca Ventures、LongHash Ventures 和阿裏巴巴集團。這些資金將用於支持通用帳戶的開發和推動鏈抽象理念的進展。

Particle 網路的主要特點

通用帳戶

通用帳戶是 Particle 網路用於跨鏈身分和資產管理的解決方案。用戶無需爲每個區塊鏈提供獨立的錢包地址,通用帳戶允許用戶使用單一帳戶在支持的網路上進行操作。這種結構減少了用戶管理多個私鑰或手動橋接資產的需求。技術上,這些帳戶基於 ERC-4337 構建,並由 Particle 網路的基礎設施進行協調,確保帳戶在所有參與鏈上的狀態同步。從通用帳戶發起的交易通過去中心化打包器和執行者網路處理,指令被解讀並以打包原子方式跨鏈執行。

通用帳戶模型在帳戶層面引入了抽象,簡化了與去中心化應用交互的界面。用戶可以通過社交登入集成創建帳戶,或連接現有錢包。一旦創建了通用帳戶,它可以自動匯聚來自不同區塊鏈的資金,計算實現交易的最佳路徑,並在無需用戶手動幹預的情況下完成結算。

UniversalX

UniversalX 是由 Particle Network 構建的交易平台,旨在實現無需手動跨鏈橋接資產的代幣兌換和跨鏈操作。它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保持非托管性質,不接觸用戶資金,確保非托管保障。用戶可以將來自多個鏈的資產存入其 Universal 帳戶,實現資產餘額的統一視圖。這使得用戶可以使用單一餘額進行跨鏈交易,消除了多鏈交互中常見的資產碎片化問題。UniversalX 還支持 gas 抽象,用戶可使用任意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手續費,無需每條鏈的原生代幣。

UniversalX 的架構依賴於一個由流動性提供者組成的網路以及鏈上路由機制來完成跨鏈交易。該路由系統計算執行交易的最優路徑,並將指令發送至捆綁器和執行器基礎設施,從而跨鏈完成實際交易。UniversalX 已集成至 Universal SDK,開發者可將此交易功能嵌入自己的 dApp 中。用戶通過集成了 Universal SDK 的 dApp 可直接發起交易,無需在不同協議或界面之間切換。

Universal SDK

UniversalX 是由 Particle 網路構建的交易平台,旨在實現代幣交換和跨鏈操作,無需用戶手動橋接資產。它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托管用戶資金,始終保持非托管保障。用戶可以將多個鏈上的資產存入其通用帳戶,該帳戶將餘額整合爲統一的視圖。這使得用戶可以使用單一餘額在不同鏈上進行交易,消除了跨多個網路交互時通常存在的碎片化問題。UniversalX 還支持 gas 抽象,意味着用戶可以使用任何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費用,而不需要每個鏈的原生代幣。

UniversalX 的架構利用流動性提供者網路和鏈上路由機制來完成跨鏈交易。該路由系統計算執行交易的最佳路徑,並向打包器和執行器基礎設施發送指令,後者負責跨鏈執行實際交易。UniversalX 集成於通用 SDK 中,開發者可以將這一交易功能嵌入到他們自己的 dApp 中。通過實現 Universal SDK 的 dApp 交互的用戶,可以直接執行交易,無需在不同協議或界面之間切換。

$PARTI 空投

$PARTI 代幣空投是一個面向早期社區貢獻者和參與相關活動的用戶的分發計劃。總供應量的 9% 被分配用於此次空投,資格依據鏈上活動、活動參與情況和在支持的合作夥伴社區中的互動情況來確定。持有 $PARTI Diamond、參與像 People’s Launchpad 這樣的活動,或與特定 NFT 收藏(包括 ALLY 和 CAPYBARA)相關的用戶,均符合空投資格。分發通過 UniversalX 執行,並與通用帳戶綁定,使得接收者無論主要使用哪個鏈,都可以領取代幣。

領取過程要求用戶訪問 UniversalX 平台,並通過其通用帳戶進行身分驗證。平台的基礎設施抽象化了驗證空投資格和分發代幣的多鏈復雜性。參與者可以直接將空投分配接收到其通用帳戶中,然後將代幣用於支付 gas、質押或交易。

Particle 網路的技術架構

Particle 網路的技術架構基於 Cosmos SDK 構建,並運行在 CometBFT 共識機制下。該框架支持其鏈抽象基礎設施,使得通用帳戶、通用流動性和通用 gas 等核心功能得以實現。這些模塊通過模塊化和互操作的架構進行協調,強調可擴展性、安全性和跨鏈操作性。

Cosmos SDK 是一個開源框架,用於構建可以通過跨鏈通信協議(IBC)互相交互的自定義區塊鏈。它爲開發特定應用的區塊鏈(稱爲應用鏈)提供了標準化的結構,並具有可定制的模塊,如治理、質押、懲罰等。通過利用 Cosmos SDK,Particle 網路借助成熟的開發環境,並與其他基於 Cosmos 的鏈兼容,從而實現其跨鏈帳戶抽象和流動性特性。SDK 的模塊化還使得 Particle 網路能夠定制其本地 gas 邏輯和密鑰管理中心等組件,同時保持性能。

Particle 網路使用 CometBFT,這是 Tendermint BFT 的進化實現。CometBFT 將拜佔庭容錯與快速最終性相結合,使得網路能夠容忍最多三分之一的惡意或離線驗證者節點,同時保持活躍性和一致性。一旦大多數驗證者籤署一個區塊,該區塊就會被最終確認,避免了傳統工作量證明系統中使用的概率最終性。

該架構通過 Particle 的專用組件進一步擴展了這一基礎。Master Keystore Hub 確保在所有集成的區塊鏈中生成和管理帳戶的一致性。去中心化消息網路(DMN)由中繼節點組成,這些節點監聽外部鏈上的事件,並將消息路由到 Particle 鏈進行同步。去中心化打包器從共享內存池中收集交易批次,並與打包器節點協調處理,以減少 gas 開銷並優化吞吐量。

爲了增強安全性,Particle 網路實現了雙重質押系統。一組驗證者質押原生 $PARTI 代幣,而另一組驗證者通過 Babylon 協議進行比特幣質押,爲網路共識添加了基於比特幣的經濟最終性。這兩組驗證者必須獨立驗證交易,從而創建了額外的冗餘和容錯層,補充了核心 CometBFT 保證。

什麼是 PARTI 代幣?

PARTI 代幣的用途

$PARTI 代幣是 Particle 網路的原生資產,用於支持網路操作、激勵參與者並協調跨鏈基礎設施。它作爲 Particle 鏈上的 gas 代幣,所有交易的費用,盡管用戶使用的是其他代幣,最終都將以 $PARTI 進行結算。該代幣還作爲網路雙重共識機制中的質押資產,允許參與者貢獻驗證工作並獲得獎勵。$PARTI 持有者可以參與治理,並就協議決策進行投票。

PARTI 代幣供應量和分配

$PARTI 代幣的總供應量上限爲 10 億,分配到多個類別,以支持網路操作、社區增長、流動性和長期可持續性。分配如下:

  • 社區增長 (40%) – 這是最大的分配,用於社區相關的舉措。分配分爲五個階段,其中 22.5% 在代幣生成事件(TGE)時釋放。此部分支持激勵計劃、用戶獲取和長期參與。此類別的代幣用於與生態系統參與者對齊並推動 Particle 網路基礎設施的採納。
  • 私人銷售 (24.39%) – 分配給早期投資者,此部分有 6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36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該結構旨在確保與戰略支持者的長期一致性,同時避免短期市場壓力。這些資金支持早期開發和生態系統擴展。
  • 團隊和顧問 (12.11%) – 分配給參與建設和指導項目的貢獻者和顧問,此部分設有 12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48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這一結構鼓勵持續貢獻,並確保團隊激勵與長期協議結果一致。
  • Binance HODLer 空投 (6%) – 爲持有 BNB 的用戶保留,旨在獎勵用戶忠誠度並促進用戶註冊。分配分爲兩部分,50% 在 TGE 時釋放,50% 在 6 個月後釋放。
  • 流動性 (5%) – 此部分在 TGE 時完全解鎖,用於支持代幣在受支持的交易所和協議中的流動性。它確保了市場深度和交易可用性。
  • IDO (5%) – 分配給公開代幣銷售,IDO 供應量在 TGE 時 100% 解鎖。此分配支持代幣的去中心化訪問,並幫助將 $PARTI 分發給更廣泛的用戶。
  • 儲備 (5%) – 爲未來的戰略用途保留,此部分在 TGE 後 4 個月解鎖。它可以用於支持不可預見的需求、協議升級或生態系統支持工作。
  • KOL 輪次 (1.5%) – 分配給營銷合作夥伴和活動參與者,此部分分三個階段釋放:TGE 時 20%,6 個月後 40%,15 個月後 40%。它旨在支持在發布階段的推廣和網路可見性。
  • Binance 錢包空投 (1%) – 在 TGE 時完全解鎖,此類別面向 Binance 錢包用戶,通過直接分發到活躍錢包來促進 Particle 基礎設施的使用。

PARTI 代幣解鎖計劃

每個分配類別都有一個結構化的解鎖時間表。團隊和顧問代幣設有 12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是 48 個月的線性解鎖期。私人銷售代幣設有 6 個月的鎖倉期,之後按 36 個月的線性解鎖進度釋放。KOL 輪次參與者在 TGE 時獲得 20%,6 個月後獲得 40%,剩餘的 40% 在 15 個月後釋放。流動性、IDO 和 Binance 錢包空投代幣在 TGE 時完全解鎖。Binance HODLer 空投分爲兩個階段釋放:50% 在 TGE 時釋放,50% 在 6 個月後釋放。儲備代幣在 TGE 後 4 個月解鎖。此分配模型旨在使各方的長期激勵保持一致,同時減少短期代幣供應衝擊。

Particle 網路的經濟設計

Particle 網路的經濟設計圍繞着 $PARTI 代幣在基礎設施、激勵和治理中的使用。該代幣作爲 Particle Chain 的原生 gas 資產,意味着所有交易費用最終都將以 $PARTI 結算,無論用戶最初使用的是什麼代幣。它還用於網路的權益證明(PoS)系統中的質押,並且是參與共識過程的驗證者所必需的組件。治理參與對質押 $PARTI 代幣的持有者開放,使他們能夠對影響協議開發和運營決策的提案進行投票。

固定供應量爲 10 億 $PARTI 代幣,分配到多個細分領域,並設有特定的解鎖計劃。這些分配包括社區增長、私人銷售、團隊薪酬、流動性、空投和儲備。每個分配組都有不同的時間釋放機制,以控制發行速度並維持流通供應的穩定。團隊和私人投資者的代幣最初會被鎖倉,並在幾年內逐步釋放,以保持與長期發展的對齊。

該網路採用雙重質押系統,結合了兩種資產:$PARTI 和比特幣。驗證者被分爲兩個池,一個質押 $PARTI,另一個通過 Babylon 的質押機制使用 BTC。兩個驗證者池必須獨立批準操作以確保最終性,從而創建一個依賴於具有不同風險特徵和資產基礎的參與者的共識系統。比特幣質押是自托管的,不需要資產橋接,從而降低了對手風險,同時引入了外部經濟安全性。

比較分析:Particle 網路與其同行

Particle 網路 vs. NEAR 協議

NEAR 協議是一種高性能的 Layer 1 區塊鏈,利用名爲 Nightshade 的獨特分片機制來實現可擴展性。與 Particle 網路的鏈抽象方法不同,NEAR 側重於提供一個可擴展且開發者友好的平台,具備帳戶抽象和可讀帳戶名等功能。NEAR 的架構旨在通過提供低交易費用和快速最終性來支持廣泛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雖然 Particle 網路和 NEAR 都旨在提升用戶體驗,Particle 網路強調跨鏈互操作性,而 NEAR 則專注於其自身生態系統內的可擴展性。

NEAR 的 FastAuth 系統允許用戶通過電子郵件註冊並結合生物識別技術來替代復雜的私鑰管理,從而大大提升用戶體驗的流暢性。此外,NEAR 通過其 MPC 網路支持多鏈籤名驗證,使用戶能夠通過一個帳戶在其他區塊鏈上籤署交易,避免了多鏈帳戶管理的復雜性。與此相對,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Accounts 作爲 ERC-4337 智能帳戶,附加於預先存在的 EOA,通過自動路由和執行原子跨鏈交易,將多個鏈上的代幣餘額聚合到一個地址中。

Particle 網路與 Instadapp 的 Avocado

Avocado 是由 Instadapp 開發的智能錢包解決方案,使用戶能夠通過單一界面與多個區塊鏈上的不同 DeFi 協議進行交互。它通過抽象化跨鏈交互的復雜性,使用戶能夠管理資產並執行交易,而無需手動切換網路。Avocado 的方法與 Particle 網路簡化跨區塊鏈用戶體驗的目標一致。然而,盡管 Particle 網路通過構建全新的 Layer 1 基礎設施來實現這一目標,Avocado 作爲 Layer 解決方案,通過利用現有網路提供其服務。

Avocado 的 Paymaster gas tank 功能使用戶能夠使用 USDC 支付所有的 gas 費用,消除了需要爲每個網路管理多個本地 gas 代幣的需求。該功能通過允許使用穩定幣支付 gas 費用來簡化用戶體驗,特別是對於更熟悉法幣的用戶來說尤爲有利。相對而言,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Gas 功能允許用戶使用任何支持的代幣支付交易費用,提供了在不同區塊鏈上管理 gas 費用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從安全角度來看,Avocado 確保用戶在其 Avocado 錢包上發起鏈上交易時,能夠享受與直接在該鏈上交易相同的安全性。這一設計選擇在增強用戶體驗的同時,保持了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Particle 網路採用雙重質押機制,涉及兩個驗證者池:一個質押本地的 $PARTI 代幣,另一個通過 Babylon 協議質押比特幣。兩個池必須獨立驗證交易。這一方法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Particle 網路與 XION

XION 是一個模塊化的 Layer 1 區塊鏈,旨在通過集成 Web2 和 Web3 功能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它專注於爲開發者提供工具,構建能夠與多個區塊鏈互動的應用,而無需用戶管理復雜的錢包設置或理解區塊鏈的復雜性。XION 強調用戶友好的界面和開發工具,這與 Particle 網路的目標相契合。然而,Particle 網路通過其自己的 Layer 1 區塊鏈和如 Universal Accounts 等功能提供了更爲集成的鏈抽象解決方案,這使其在市場上與衆不同。

XION 的 Meta Accounts 是一種智能合約帳戶解決方案,類似於 Particle 網路的 Universal Accounts。然而,Meta Accounts 從 XION 的 Layer 1 發起跨鏈交易,而 Universal Accounts 則從源區塊鏈發起跨鏈交易,然後通過 Particle 網路的 Layer 1 中繼並進一步協調這些交易。這一區別影響了兩種平台的用戶體驗和底層架構。

Particle 網路治理

Particle 網路的治理結構基於代幣加權參與,$PARTI 代幣的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代幣並投票表決提交的提案,參與協議決策。該模型允許參與者影響與協議升級、基礎設施調整和功能開發相關的變更。爲了參與治理,用戶必須質押一定數量的 $PARTI,這也有助於網路的 Proof-of-Stake 共識。提案可以由社區成員或利益相關者發起,提交後會經過資格審核流程,符合要求的提案將提交投票。投票權根據質押的 $PARTI 數量成比例分配,使決策權與對網路的長期承諾相一致。

結論

Particle 網路通過統一的基礎設施實現跨多個區塊鏈的互動,結合了如 Universal Accounts、去中心化執行層和雙重質押等技術組件,並擁有明確的代幣經濟體系。其原生代幣 $PARTI 作爲交易費用、流動性結算、質押和鏈上治理的基礎,且分配和解鎖計劃旨在與長期參與保持一致。治理通過基於質押的模型向所有 $PARTI 持有者開放,允許社區投票決定協議變更並爲其戰略方向做出貢獻。通過其模塊化架構和代幣驅動的協調,Particle 網路提供了一個抽象跨鏈用戶體驗的框架,同時保持去中心化控制。

Autor: Matheus
Tradutor(a): Viper
Revisor(es): Piccolo、Edward、Joyce
Revisor(es) de tradução: Ashley
* As informações não se destinam a ser e não constituem aconselhamento financeiro ou qualquer outra recomendação de qualquer tipo oferecido ou endossado pela Gate.io.
* Este artigo não pode ser reproduzido, transmitido ou copiado sem fazer referência à Gate.io. A violação é uma violação da Lei de Direitos de Autor e pode estar sujeita a ações legais.
Comece agora
Registe-se e ganhe um cupão de
100 USD
!